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颅后窝血肿 > 疾病介绍

颅后窝血肿

颅后窝血肿简介

颅后窝血肿较为少见,约占颅内血肿的2.6%~6.3%。由于颅后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并有重要生命中枢延髓位于其间,较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剧升高,小脑扁桃体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病情较为险恶,死亡率高达15%~25%。
颅后窝血肿除在时间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在部位上也有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小脑内血肿及多发性血肿四种。通常因为出血来源和速度不同,脑损伤程度轻重各异,故临床表现亦有差别。急性血肿系指伤后3天内即出现颅内压增高、小脑和(或)脑干受压症状者;亚急性血肿为伤后3天~3周出现症状者;慢性血肿则为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颅后窝血肿中以硬膜外血肿最多见,常因枕骨骨折损伤静脉窦或导静脉而致,临床上以亚急性表现者为多。血肿往往位于骨折侧,偶尔亦可超过中线累及双侧,少数可向幕上发展,形成特殊的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较少见,常伴有小脑、脑干损伤,出血主要源于小脑皮质血管或静脉窦及其导静脉撕破,多为单侧,病程发展急骤,预后较硬膜外血肿差。小脑内血肿罕见,多因小脑半球挫裂伤所致,常合并硬膜下血肿,预后不良。多发性血肿,以颅后窝血肿同时伴有幕上额、颞部对冲性脑挫裂伤、硬膜下和(或)脑内血肿较多(图13‐5‐1)。
图13‐5‐1 左枕区硬膜外血肿,右颞区脑挫裂伤
颅后窝血肿中要特别注意一种特殊类型,即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此类血肿在临床上少见,多为减速性枕部着力导致骨折和(或)人字缝分离,骨折线越过横窦(窦汇),引起静脉窦、脑膜血管出血和(或)骨折线处板障渗血形成骑跨形血肿分布于横窦(窦汇)上下而得名。本病缺乏恒定的临床表现和典型的定位体征。
根据以上特点,对枕部减速性损伤患者,如伤后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颈项抵抗等颅内高压表现,应高度怀疑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可能,而意识不清,甚至生命体征改变,则证明已形成脑疝。尽早行头颅CT检查并动态复查,对早期诊断及预后至关重要。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后颅窝血肿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群体
  • 发病原因: 颅后窝血肿中以硬脑膜外血肿最多见,常因枕骨骨折损伤静脉窦或导静脉而致,临床上以亚急性表现者为多。硬脑膜下血肿较少见,小脑内血肿罕见,小脑内血肿多因小脑半球挫裂伤所致,常合并硬脑膜下血肿,预后不
  • 相关症状: 颅后窝血肿的临床表现常缺乏典型特征,亚急性血肿一般以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是血肿形成早期征象,并伴有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后
  • 相关疾病: 颅后窝血肿并发症
    除一般颅脑损伤与开颅术后常易发生的并发症外,尤应注意对呼吸道的管理。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普通外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诊断一旦明确或高度怀疑颅后窝血肿并造成急性脑受压症状者,应立即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或钻孔探查术,特别是呼吸表现有抑制情况时,切勿迟疑、观望。1.单侧颅后窝探查术患者采侧卧位,患侧居上,为防止呼吸骤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