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 疾病介绍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简介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是一种急性、暴发性疾病。其主要病变在小肠,病理上以肠壁下段局限性或弥漫性溃疡、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临床上以腹痛、腹泻、便血、呕吐、腹胀、发热及中毒表现为主,成人和小儿均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较为多见。为一种散发性疾病,可于春夏或秋季骤发,发病前可有饮食不当等诱因,以农村中发病较多。本病重症患者多迅速出现败血症、肠麻痹、低血压和中毒性休克和肠穿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2﹒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
1)腹痛:起病急骤,多系首发症状,系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多位于脐周和上腹部,亦可位于下腹部。晚期可全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可呈阵发性绞痛。
2)恶心、呕吐:腹痛后不久可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水样含胆汁,重者可以呕血或咖啡样物。
3)腹泻、便血: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腹泻早期为黄色水样便,可呈蛋花汤样,不久即可为血性、赤豆汤样或部分患者呈酱样或暗红色便。血量多时有暗红色血块,常混有灰白色腐肉状坏死物质,多具恶臭,常无里急后重。腹泻次数不一,可数次至数十次。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后期因中毒症状严重,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便次减少,甚至腹泻停止,但肛门指检多能发现血便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4)腹部体征:腹部压痛多无固定部位,可有反跳痛,较明显压痛往往见于中毒情况严重或休克纠正后。早期肠鸣音可亢进,而后可减弱或消失。在发热、腹痛、便血的病程中,经常出现腹胀及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如腹壁紧张和固定性压痛等。有时可触及坏死的肠段,个别患者发生肠穿孔,腹壁紧张更显著。疾病早期肠鸣音常亢进,晚期可减弱或消失。
5)全身中毒症状:起病后不久即发热。大多为中等度或仅有低热,偶也可发热达39℃以上,少数可达41~42℃发热持续4~7日后渐退,偶可长达2~3周。腹泻严重者易于出现失水和酸中毒。严重患者在起病后1~2日内迅速加剧,出现为辗转不安、面色灰白、四肢厥冷,皮肤出现紫红花纹,血压下降,有时体温降,脉搏增快。有的在腹痛、便血后1~2日内中毒症状加重,出现高热、抽搐、神志模糊以致昏迷,不久也转入严重休克。严重患者多有明显鼓肠呈麻痹性肠梗阻的表现。
(2)临床分型:本病由于病变部位不同、损伤程度不一以及机体反应性差异,临床表现极不一致,可以概括为5类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各类型可以互相转变、更替或合并发生。
1)胃肠炎型:常见于疾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微热、腹痛、水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
2)中毒性休克型:早期出现软弱不适,发热、寒战、神志淡漠或神昏谵语等全身中毒症状,迅速出现“顽固性休克”。常无明显脱水,也缺乏腹膜炎及大量肠出血。
3)腹膜炎型:明显腹痛,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急性腹膜炎征象。手术探查可见受累肠壁有坏死病变或穿孔,腹膜腔内有血性渗出液。
4)肠梗阻型:少数患者起病为腹痛、腹胀、呕吐和排便排气停止、肠鸣音消失及鼓肠。
5)肠出血型:继发热、腹痛后,迅即多次便血。以血水样或暗红色血便为主,量大者可达1~2L以上。有明显贫血或急性出血。
3﹒诊断
(1)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除非大量出血常无明显贫血,周围血白细胞增多常在(10~20)×109/L间,甚至高达到40×109/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明显的核左移,甚而发生类白血病反应。在中毒性休克或脱水患者可以发生电解质变化。CO2结合力下降,非蛋白氮升高,粪便隐血多阳性,镜检红细胞满视野,仅有少量或中等量脓细胞。
2)放射学检查:应用X线检查可以了解病变部位和范围,常于发病后3~5日即有明显改变。典型表现为罹患小肠充气膨胀,肠间隔变宽、积液、肠腔扩大呈皱纹纸样改变。肠曲受累后张力减低,于水平位小肠袢呈低弓状,此为其他急腹症所缺如,有穿孔的患者可见气腹征。在相当于坏死肠袢处有时可见肠壁内有气体,具有诊断价值。有时还可见肠壁气囊肿征。
(2)鉴别诊断
1)诊断: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患者突发腹痛、腹泻、便血及呕吐,伴有中等程度发热,或突然腹痛后出现休克症状等,应考虑本病可能。但早期未出现血便前极易误诊。有的发病后迅速发生中毒性休克、麻痹性肠梗阻而无血便,此时肛门口指检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2)鉴别诊断:本病穿孔常系亚急性或慢性,但由于中毒情况严重,机体反应不佳,因之腹膜炎症常不明显,甚易误诊或漏诊。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肠坏死;小肠瘅
  • 发病部位: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 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因素尚不甚明了,可能与细菌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外文献着重于C型产气荚膜杆菌(即产生B毒素的Welchii杆菌)感染的作用。国内有报道在14例患者粪便培养研究发现7例有Welch
  • 相关症状: 本病似有流行性,常于春夏或秋季发病。发病前可有饮食不当等诱因,男多于女,约1.7∶1。以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发病较急骤,常缺乏前驱症状。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发热与急性中毒等。
  • 相关疾病: 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1.内科治疗
    本病除有明显手术指征外,应以内科治疗为主。急性期禁食,腹胀及呕吐频繁者作胃肠减压。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及碱性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腹痛明显者可给予山莨菪碱等药物。大量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