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 治疗方法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1.保守治疗
腹痛8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的可予以保守治疗,主要包括:
(1)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以缓解肠胀气。建立静脉通道,肠外营养。
(2)纠正血容

1.保守治疗
腹痛8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的可予以保守治疗,主要包括:
(1)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以缓解肠胀气。建立静脉通道,肠外营养。
(2)纠正血容量,保持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
(3)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酸碱平衡。
(4)足量应用抗生素,主要为抗杆菌和厌氧菌药物。持续用至术后。
(5)抗凝治疗:应用于病程早期,适用于发病1周内无腹膜刺激征,症状较轻者。采用静脉内持续滴注肝素,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延长正常值的2倍。当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可换用低分子肝素或维生素K抑制剂。由于MVT复发率高,建议在肝功能正常患者中,长期服用维生素K抑制剂。对服用维生素K抑制剂有禁忌的患者,则建议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
2.手术治疗
如果6~8小时内腹痛无缓解,应手术治疗。
(1)腔内治疗:当未出现肠坏死时,可考虑腔内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将导管插入肠系膜静脉内,机械性血栓切除和置管溶栓术,或经肠系膜上动脉穿刺入肠系膜上静脉内,行置管溶栓术。溶栓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
(2)肠切除:当出现腹膜炎或胃肠道出血、穿孔时,应行剖腹探查,坏死肠管切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肠管,预防短肠综合征的发生,由于本病引起的肠管坏死属于出血性梗死,坏死段与正常段之间存在一部分过渡段,此处仍有动脉搏动存在,所以不能单纯依靠动脉搏动来判断切除范围。一般血栓分布范围往往超过肠管坏死范围,所以切除范围应包括病变周围一部分外观正常的肠管及其系膜。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内一般也会有血栓存在,而此处血栓是肠坏死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还应在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作切口,将其内血栓取出,预防血栓蔓延复发。一般要求在距离病变肠管上下各15~25cm处切除,形成血栓的区域肠系膜应行扇形切除。
(3)栓子切除术:在行剖腹探查术时,也可以探查肠系膜上静脉,行肠系膜上静脉内栓子切除术。手术操作步骤如下:
1)取腹部正中切口,进腹后,探查肠管情况。将小肠向右方推开,提起横结肠,完全分离Treitz韧带,分离出肠系膜上动脉,在其下方游离出肠系膜上静脉,控制近端、远端两侧端血流。
2)于梗死处横行切开静脉壁,取出血栓,再用Fogarty导管向上达肝脏,清除门静脉残余栓子,再用小的Fogarty导管向远端清除血栓。注意由于静脉壁薄弱,动作一定要轻柔。
3)静脉切口两端均有良好血流时,暂时阻断血流,用肝素溶液冲洗切口,用6-0缝线间断缝合静脉切口。
4)由于多数患者手术时已发现存在肠坏死,故应认真观察肠管的活性,将坏死肠管连同含有静脉血栓的全部系膜切除干净。
3.术后处理
(1)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
(2)选用适当的抗生素,积极抗炎治疗。感染往往是胃肠源性感染。联合应用针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抗生素,抗生素应用应早,并持续到术后一段时间。
(3)术后抗凝治疗。可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以口服时,改用口服抗凝药。
(4)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的发生。
(5)加强营养支持,防止肠瘘的发生。
(6)继续治疗原发病。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