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脑包虫病 > 发病原因

脑包虫病

1﹒病原与传播途径
棘球绦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其虫卵被人或羊等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经消化液作用,六钩蚴绦虫钻入肠壁随血循环进入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肝脏,还可到肺、脑、肾、肌肉、脊髓等其他
1﹒病原与传播途径
棘球绦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其虫卵被人或羊等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经消化液作用,六钩蚴绦虫钻入肠壁随血循环进入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肝脏,还可到肺、脑、肾、肌肉、脊髓等其他器官或组织,经8周左右发育成包虫囊肿。牧区的羊群中常有包虫病存在,而居民以羊或其他家畜鲜内脏喂狗,使狗有吞食包虫囊肿的机会。在狗肠内发育为狗绦虫。狗粪中的虫卵污染环境、饮水、蔬菜等,或虫卵粘在狗、羊的身上,人与狗羊密切接触时因吞食虫卵而感染。脑内感染包虫病的途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由于玩耍狗而吞食虫卵后,六钩蚴经肝门静脉、右心、肺、左心、颈内动脉到脑内,多为单发包虫囊肿;继发性感染是由体内其他脏器的包虫囊肿破裂,其中的子囊和头节经血行播散至脑内,常为多发,多见于成人。
2﹒病理
棘球蚴囊壁分为两层,外层为角皮层,乳白色,无细胞结构,脆弱易破裂,似粉皮状。内层为生发层,生发层具有繁殖能力,可形成生发囊。子囊和原头蚴游离于囊液中的生发囊,子囊和原头蚴统称为棘球蚴或囊砂。生发囊系生发层向内芽生而成,内含许多头节,破裂后头节进入囊液,生发层向外芽生为外生囊。子囊结构与母囊相同,可产生孙囊及生发囊,母、子、孙囊三代可见同一包虫囊内。在较老的包虫囊中,子囊可多至数百个。囊液中含有毒性白蛋白,是当囊液漏出时造成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细粒棘球蚴寄生人体所产生的直接危害是机械性损害、占位和毒素作用。

脑棘球幼病即脑包虫病,是狗绦虫的幼虫侵入脑部形成囊肿所致。
狗绦虫寄生于狗羊的小肠,卵随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和饮水。当人误食虫卵后,虫卵在人体十二指肠孵化成幼虫,然后穿入门脉系统,大多停留于肝脏,少数到达肺、脑等组织,以后发育成包虫囊肿,由于到达脑内的途径是通过血液运输,因此病变常位于血液丰富的额顶区。包虫囊壁为微白色半透明包膜,其中充满着无色透明囊液,容量可达数百毫升。囊壁内层为生发层,有繁殖能力,囊壁外层为生发层的分泌物组成,呈半透明粉皮状。包虫死后囊液变混浊,囊壁可发生钙化。包虫囊肿壁周围的脑组织有胶质增生,形成胶质性假囊壁,假囊壁与包虫囊肿很少粘连,手术摘除时很易分离。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