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脉络丛乳头状瘤 > 发病原因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SV40病毒可诱发脉络丛乳头状瘤,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癌基因亦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无与肿瘤发病
脉络丛乳头状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SV40病毒可诱发脉络丛乳头状瘤,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癌基因亦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目前尚无与肿瘤发病直接相关的证据。
二、发病机制
脉络丛乳头状瘤多沿脑室内生长,一般体积不大,形如菜花,结节样生长,暗红色,表面呈不规则的乳头样突起,与肿瘤周围脑组织边界清楚。肿瘤表面呈细小的乳突状或颗粒状,亦有人称为桑椹状。切面粗糙且组织易于脱落,质地较脆,很少发生囊变和出血坏死。亦可见到细小的钙化颗粒。
光镜下肿瘤细胞分化良好,形态如正常脉络丛组织,表现为在基底层间质上整齐排列的单层矩状或柱状上皮细胞,常常以假复层的排列方式排列在疏松结缔组织的轴心周围,形成细小的乳突状结构,乳突中心有丰富的血管,乳突的轴心往往可见到有球形的钙质沉着,称为钙化小体。很少见到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间质由小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此为与乳头状室管膜瘤相鉴别的要点。部分肿瘤有纤毛与生毛体。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脉络丛乳头状瘤中GFAP、S100、细胞角质素及transthyretin呈阳性反应。其中transthyretin被认为与脉络丛乳头状瘤具有相对特异性。在少数尸检病例中,可发现有脉络丛乳头状瘤在软脑脊膜上种植,但此类病例往往无播散症状。
脉络丛肥大由Davis于1924年提出,主要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内脉络丛增大,伴有先天性脑积水。与双侧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不同,虽然脉络丛组织过度分泌脑脊液,但组织学未见肿瘤改变。
电镜观察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单层柱状,排列成乳突状,有明显的顶端至基底的方向性,瘤细胞表面富有生长旺盛的微绒毛,顶端联结以连接复合体——闭锁小带和桥粒,侧面细胞膜呈交指状态,基底面平滑,附着于基膜上。纤毛混杂于微绒毛之间,胞质内可见成簇的基体,偶见横纹的小根,胞质电子密度不一,从而可呈现明暗细胞相间,可见大量线粒体和丰富的糖原,糖原和纤毛在婴儿脉络丛乳突状瘤尤为突出,成年和老年则无此特征。一般没有胞质丝,偶尔胞质丝突出,向室管膜细胞分化。胶质丝随正常脉络丛的老化而表现突出,此亦为老年脉络丛乳突状瘤的特征。胞核呈圆形或多边形,位于细胞中心。乳突中心的血管内皮细胞为开窗性,具有滤过功能,此为肿瘤过量产生脑脊液的超微结构证据。
恶性脉络丛乳突状瘤占总数的10%~20%,呈浸润性生长,有局限性坏死,组织学上可以见到肿瘤细胞的异形性,瘤细胞出现大量的核分裂象。尽管肿瘤呈现恶性的组织学表现,但大多数仍保持其乳突状结构特点。电镜观察除保留良性脉络丛乳突状瘤的某些特征外,尚可出现一系列间变性改变,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失去乳突状和方向性排列,细胞间连接发育不良,细胞器少但多聚核糖体大量出现,微绒毛发育不良,纤毛极为罕见,核浆比例增大,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核分裂象常见。脉络丛乳突状瘤约有10%发生恶性变,可称之为脉络丛乳突状癌。

肿瘤呈粉红、紫红或灰红色,在脑室内多为半游离状,与脉络丛相连,同肿瘤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瘤体表面为结节状,颗粒状或乳头状,有如菜花样。肿瘤呈实质性,多质脆易碎。血运丰富。可有钙化,或有含血性液体的囊腔。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分化良好,酷似正常的脉络丛组织,肿瘤细胞为立方或柱状上皮形态,常常以假复层的排列方式排列在疏松结缔组织的轴心周围。形成细小的乳头状结构。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比较一致,无核分裂。乳头中轴为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偶见小钙化灶及小囊肿。瘤细胞无生毛体和缺乏胶质纤维间质,可与室管膜瘤鉴别。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罕见,文献报告约有10%的脉络丛乳头状瘤可为乳头状癌,即间变性乳头状瘤。其特点是生长较快,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性生长。有些瘤细胞密集成片,核大小不一,可见核分裂及巨细胞,瘤组织内可有出血坏死,肿瘤可随脑脊液播散,蛛网膜下腔播散种植较常见。个别可有颅外转移。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