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鳞状细胞癌 > 临床检查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①ER、PR 常阴性;②HCK 阳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①ER、PR 常阴性;②HCK 阳性。

1. 临床表现
皮肤鳞癌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65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该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其次是手部、前臂、躯干上部、小腿等部位。根据肿瘤生长的持续时间,其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初发的皮损类似于日光性角化病或基底细胞癌,为肤色或淡红色的结节、斑块,质硬,边界不清,基底有浸润,无自觉症状。以后皮损逐渐增大,中央坏死,形成火山口样的溃疡,溃疡边缘呈堤坎状增生,基底凹凸不平(图16-11),向深处浸润可达肌肉和骨骼。肿瘤周边常充血,可见静脉怒张。合并感染时溃疡基底污秽,有多少不等的脓性分泌物,并有特殊的恶臭味。
图16-11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鳞癌通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如日光性角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红斑狼疮、慢性溃疡、瘢痕组织以及黏膜白斑病等,此类病变称为癌前病变。肿瘤恶变的一个临床线索是病变处增厚和触痛。
皮肤鳞癌容易转移到局部淋巴结,其次为肺、肝和其他器官的远处转移。转移危险性因发病部位而异,唇部和耳部危险性为10%~15%,阴茎、阴囊、肛门部位的鳞癌比唇部有更高的转移率,其他曝光部位的危险性则为2%;较大的肿瘤,尤其是侵入到真皮深部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肿瘤,比小的肿瘤转移的危险性更大;低分化的肿瘤比高分化的肿瘤易转移;淋巴细胞明显者,转移较少。肿瘤若出现神经周围侵袭则预后不良。
按照1976年国际抗癌协会的统一命名,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可将皮肤癌作以下分期:
T1:肿瘤<2cm(仅限于表面型和外生型)
T2:肿瘤在2~5cm之间,或最浅表的真皮浸润
T3:肿瘤>5cm或侵犯深层真皮
T4:肿瘤蔓延至骨骼、肌肉和软骨
N0:无可触及淋巴结
N1:可触及病侧可活动的淋巴结
N2:可触及对侧或双侧可活动的淋巴结
N3:淋巴结已固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测
(1)组织病理改变示:由鳞状细胞样的肿瘤细胞组成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癌巢散布在皮肤的各层,甚至肌肉内,癌巢中癌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癌细胞自周围逐渐向中心处不完全或完全角化(癌珠/角化珠),癌珠在HE切片中呈嗜伊红、均质、旋涡状排列;癌细胞呈多角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较大,胞浆丰富、嗜伊红,核大,染色深浅不一,可见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有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出现,在分化高的肿瘤内瘤细胞间有细胞间桥连接。
一般可根据肿瘤内的癌细胞的异形性的大小和癌珠的多少将鳞癌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级越大,恶性程度越高。
(2)其他检查:对肿瘤较大、分化较低和较晚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需进行X线肺部摄片,B型超声波或CT、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
3. 诊断标准
根据在中老年人皮肤上出现的无症状的结节、肿块,边缘浸润、不易推动,易于形成火山口样溃疡,其边缘呈堤状,应怀疑本病。组织病理改变有特征性,可确诊。
4. 诊断疑点
患者出现疑似皮肤鳞癌的皮损时,临床医生不但应检查瘤体,而且应仔细检查肿瘤的周围组织,并仔细搜寻身体其他部位有无继发肿瘤的迹象,特别应注意检查局部淋巴结。
5. 鉴别诊断
(1)基底细胞癌:肿瘤易发生于头面部,为黄白色或褐色斑块,皮损边缘呈珍珠状改变,皮损形成的溃疡边缘呈鼠齿状,较具特征性。肿瘤发展慢,常在局部浸润,极少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织病理改变示肿瘤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形态如基底细胞样,癌巢的边缘呈栅栏状排列。
(2)角化棘皮瘤:好发于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一般在没有任何先兆征象的情况下,在2~3周内迅速出现坚实的半球形包块,边界清楚,其表面光滑,呈肤色或淡红色,皮损中央可见一个较大的角质栓,去除角质栓后呈火山口状。结节的边缘比鳞癌光滑,基底无浸润。无自觉症状。常不伴发出血。在发病后4~6个月可能会自行消退。组织病理改变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汗腺水平以上,肿瘤呈杯状结构、中央有一个大的角质栓,两边的表皮像口唇状或拱壁状伸展于角质栓的两侧,其下界清楚,虽然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形性,但看不到单个细胞的浸润。肿瘤的周围可见多少不等的炎细胞浸润。
(3)慢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为经久不愈的良性溃疡性皮损,与鳞癌的溃疡不同,其边缘较整齐、不呈堤状,基底较平坦,溃疡也不呈火山口。组织病理学改变示溃疡边缘的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无极向排列紊乱,细胞也无明显异形性。但慢性溃疡长期不愈可癌变,应做活检确定有无癌变。

普通X 线表现:鼻腔、鼻窦透亮度减低,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周围骨质破坏,侵犯眼眶、颅底等邻近结构。
CT 表现:鼻腔、鼻窦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可伴有出血、囊变,少数可有钙化,边界不清,周围的骨质弥漫性破坏,广泛累及邻近结构(图4‐48A~C)。
MRI 表现:T 1 WI 和T 2 WI 上肿块多为中等信号,多数不均匀,增强后中到高度强化,MRI 能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图4‐48D~F)。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