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玻璃体积血 > 预防

玻璃体积血



1、要有足够的维生素。维生素 A 是眼部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维生素 C 、维生素 E能破坏自由基,提高眼部免疫机能,防止视力下降;B 族维生素可促进眼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对眼疾患者很有帮助。像动物肝脏、蛋类、干豆类、肉类、蘑菇、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应多吃。
2、多吃些海鲜类、未精制的谷物类、鱼类食物。这些食物对眼睛很有帮助,因为它们当中多含锌、硒等矿物质,能够缓解眼部疲劳,防止视力下降。
3、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烟酒最好不要沾染,以免造成视力模糊,加重眼病。
4、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饮食上宜多配些能补肝益肾,补气养血的食谱。



1﹒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向病人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合理而又有技巧性的解释会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术前准备
(1)按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2)术前应卧床休息,除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活动。
(3)视网膜有裂孔者,术前卧位应使裂孔处于最低位。
3﹒术后护理
(1)按眼部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眼痛的病人,应仔细评估其疼痛的性质、开始的时间,如为术后切口痛,则术后即存在,术后1天逐渐减轻;如为气体膨胀引起,则在术后2~3天开始,逐渐加重,伴有头痛;如为感染引起,多在术后1~3天内,结膜充血、水肿以及眼睑水肿加重,病人自觉眼痛,头痛,视力锐减等。及时通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3)卧位护理:眼内没有注入气体或硅油者,术后体位应该保持裂孔位于最低位。对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的病人,在术后早期要严格限制体位,尽量少下床活动。临床常用的体位有:①面朝下体位:病人面部平面与地面平行,既可俯卧在床上,也可坐在床边。适合于后极部视网膜裂孔或4个象限均有病变的病人。②半卧位:病人头的纵轴线与地平线的夹角≥75℃,适合上方10~2 点的裂孔。也可头向一侧倾斜,让裂孔位于最高处,如10~11 点的裂孔或1~2 点裂孔,病人头向左侧或向右侧倾斜。③侧卧位:病人侧卧任何一边,头部垫一枕头,侧向与地面平行,适合2~4 点和8~10 点方位的裂孔。④头低位:病人俯卧,胸部垫高,呈胸高头低的倒置头位。适合4~8 点方位的裂孔。⑤交替体位:病人先头低4h,再换成面朝下体位4h。如此交替进行直到下方裂孔稳定为止。适合与上下均有视网膜裂孔的病例。这种交替体位是明显重视下方裂孔,但并不轻视上方裂孔,因为病人起床活动(吃饭和上厕所)都是直立着,对上方裂孔能产生有效的顶压。
(4)病人采取特殊体位时,应为病人在关节或骨隆突受压处以及胸腹部垫软枕,缓解压力,同时指导病人经常更换身体的位置,减轻胸腹部不适,防止皮肤或关节过度受压。
4﹒术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高眼压:硅油对睫状体的机械刺激可使房水生成增多,硅油注入过量或硅油泡引起瞳孔阻滞可使眼压升高。膨胀气体注入后就开始膨胀,72h 达到高峰。因此,术后密切监测眼压,对眼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的病人,应警惕高眼压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按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或协助医生做前房穿刺。
(2)感染:多发生在术后1~3天内,一旦发生眼内感染要及时处理,立即局部及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并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化脓性眼内炎者应及早做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注射抗生素。
(3)反应性葡萄膜炎:表现为眼痛或头痛加重,眼球压痛明显,视力未恢复或下降,结膜混合性充血。应及时按医嘱包眼、散瞳,嘱病人安静休息,局部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
(4)角膜上皮缺损:糖尿病病人由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与Bowman 膜黏着较疏松,术中角膜上皮有损害,而致角膜上皮缺损。注意听取病人主诉,并报告医生,双眼绷带加压包扎可促进角膜上皮的愈合。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通常是3天左右,在上皮未愈合之前不宜过多局部用药。
5﹒健康教育
(1)玻璃体出血未吸收前,应嘱病人注意休息,定期来院检查,如发现自行吸收的可能不大时,应及时手术。
(2)教会病人认识视网膜脱离的先兆症状,如闪光感,眼前黑影增多和视力下降。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就诊,早期诊断治疗。
(3)有全身病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全身病,防治再次出血。
(4)玻璃体腔注气或注硅油者应遵医嘱取治疗体位。
(5)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3~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如抬或扛重物、拳击、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跳水、跳高等,防止视网膜再脱离。
(6)指导病人尽量选乘火车;如乘坐汽车,最好坐车的前部;惰性气体填充者,1个月内禁止乘坐飞机,以免高空中大气压的降低引起眼内气泡体积增加而致眼压升高,造成视功能损害。
(7)术后坚持用药,定期复查,糖尿病病人还需定期检查健眼是否发生早期视网膜病变。定期检查血糖,保持血糖平稳。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