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多发性抽动症 > 疾病介绍

多发性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简介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抽动障碍、小儿抽动症等,为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遗传性儿童神经症,以4~16岁多见。以身体某部位肌肉或某些肌群突然出现不自主的、反复的收缩运动为特征,如眨眼、噘嘴、摇头、耸肩、握拳捶胸、上下肢抽动及伴有喉内发出呼喊声或犬吠声等。本病可分运动型和发声型二种。症状发生经过缓慢,由于发病率升高及运用西药神经阻滞药的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求中医针灸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本病类似中医学的振掉。
在古医籍中,未能查见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症的文献。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临床报道首见于1993年,尽管时间还不算长,但由于针灸工作者的重视,有关临床文献仅截至于2005年就有36篇之多。已积累的大量病例观察显示,在针灸方法上应用头皮针、针刺和耳穴贴压或二者结合及挑治、腕踝针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研究得较为深入的是头皮针疗法。一些针灸工作者将针刺与西药治疗做对照,发现不仅近期效果针灸明显优于西药,而且远期疗效也以针灸为佳。还证实,对脑电图异常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经针灸后大部分可恢复正常,说明针灸可能与对脑边缘系统及锥体外系的作用有关。因此,本病应该是具有较好临床前景的重要针灸病谱之一。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多发性抽动症
  • 发病部位:心,肝,头部,肢体,躯干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4-16岁
  • 发病原因: 迄今为止,有关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倾向于认为系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和神经生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参与多发性抽动症的发生已得到广泛证实。
  • 相关症状: 多发性抽动症的起病年龄为1~2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6~7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至少要多三倍以上。大多数多发性抽动症起病于2~15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90%在10岁以前起病,
  • 相关疾病: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儿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多发性抽动症治疗前应确定治疗的目标症状(target sy mptom),即对病人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症状。抽动常常是治疗的目标症状,然而有时有些病人的目标症状是强迫观念和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