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腔隙性脑梗死 > 临床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

1.脑脊液检查
目前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同时脑脊液检查也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
1.脑脊液检查
目前一般不做脑脊液检查,同时脑脊液检查也不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规检查,多数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正常,如梗死面积大,脑水肿明显者压力可增高,少数出血性梗死者可出现红细胞增多,后期可有白细胞及细胞吞噬现象。
2.血尿便常规及生化检查
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有助于病因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1.脑CT扫描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尤其是在24h内,脑CT扫描不能诊断,只能排除诊断,脑CT扫描诊断腔隙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病后的1~2周内,脑CT扫描显示:腔隙灶多为低密度,边界清晰,形态为圆形,椭圆形或楔形,周围没有水肿带及占位效应,直径平均3~13mm,腔隙性脑梗死的体积由于较小,所以CT对本病的诊断率不高,如果病灶小于0.5cm检出率几乎为零,Neison等报道阳性率为48.5%,国内报道脑CT扫描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阳性率更低,并且对于小脑,脑干等部位的病变,由于脑CT扫描时产生较多骨性伪影而不能明确诊断。
2.脑MRI检查
MRI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比CT优越,因为MRI的空间分辨力高,组织对比较好,能检出更小的病灶,而且在MRI上因无骨质伪影,故脑干小脑的腔隙性梗死灶显示清楚,MRI和CT诊断脑梗死主要是以缺血区脑组织水肿为基础,缺血6h后血-脑脊液屏障开始破坏,水与蛋白质从血管内漏入梗死区,引起细胞外血管性水肿,CT由于对水的敏感性稍差,往往在缺血发生后24h方能显示病灶,MRI则缺血发生后不到2h即显示细胞性脑水肿。
3.脑血管检查
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与颅底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应进行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B超,脑MRA,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明确病因,必要时可进行神经介入治疗。
4.脑电地形图(BEAM)
脑电地形图能以类似二维的图像形式显示直观的脑电活动分布,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益的帮助,对脑缺血脑血管病中,在形态学上尚无明显改变而脑功能已有异常时,脑电地形图能与CT取长补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5.其他检查
颈椎X线片,心电图,心功能,脑血流图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1.小灶性脑实质出血
由于出血量小,血肿局限,起病可为渐进性,临床表现可与腔隙性脑梗死相似,须依靠CT或MRI鉴别,但是脑出血有其特点,即脑出血一般在体力和脑力紧张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病,起病急,发展快,数十分钟到数小时达到高峰,急性发病者典型的表现有:头痛,呕吐,失语,肢体运动障碍,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很大关系,脑CT扫描可以发现出血病灶,有利于鉴别诊断。
2.巨大腔隙性脑梗死
指腔隙直径大于20mm,可能有多个穿通动脉闭塞,或较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所引起,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较明显或症状较重,可伴有意识障碍,预后较差。
3.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
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陆续发现,脑内小量出血也可引起类似腔隙性脑梗死的表现,对这类病,目前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者多见,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呈进行性加重,在半小时或数小时内达高峰,临床上可有各种类似腔隙性脑梗死的表现,如单纯运动性轻偏瘫,单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等,但因脑部出血量少,病灶范围小,血肿局限,未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隙,也未累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一般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亦无神志,智能及瞳孔改变,很容易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脑CT扫描是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病变部位多位于内囊,壳核,丘脑和脑桥等部位,呈小灶性高密度影,由于长期高血压使脑深部的小动脉壁硬化,脂肪透明样变,破裂,渗出而发病,出血性腔隙脑梗死一般预后良好。
腔隙性脑梗死多为穿支小动脉阻塞所致,因这些动脉管径细小,脑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者很少,个别可见有阻塞性表现。
(一)CT表现
1﹒平扫
在急性期多难以检出,以后随着坏死和水肿发展逐渐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圆形、卵圆形或小条状低密度灶(图2‐2‐4‐7)。梗死发生3~4周后形成囊性脑软化灶时,呈与脑脊液密度相似的低密度,边界也越来越清楚。这些病灶直径多为5~15mm之间,一般没有占位效应。
2﹒增强扫描
腔隙性脑梗死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早期因血脑屏障破坏,增强后梗死灶可表现为斑点状或环状强化。
(二)MRI表现
超急性期、急性期可无阳性征象,一般要血管源性水肿出现之后,才有阳性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灶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裂隙状,在T1WI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最大径常仅数毫米,一般不超过1厘米。
急性期TlWI的低信号和T2WI的高信号常不及慢性期那样明显,且由于水肿的存在故病灶常大于实际梗死区;早期FL AIR成像显示为高信号灶,至慢性期FL AIR可显示为低信号灶,提示坏死腔已变成一小囊腔(图2‐2‐4‐7)。如果为不完全性脑缺血或脑梗死,慢性期FL AIR可始终显示高信号。
a
b
c
图2‐2‐4‐7 腔隙性脑梗塞(急性期)
a﹒平扫CT,示正常;b﹒T1WI,示正常;c﹒T2WI,示左半卵圆中心点状高信号灶;d﹒FLAIR,示高信号灶
d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