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化脓性骨髓炎 > 临床检查

化脓性骨髓炎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在1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
2.血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4.X-ray检查:难以显示1cm的骨脓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在1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
2.血培养结果及药敏实验。
3.局部脓肿分层穿刺。
4.X-ray检查:难以显示1cm的骨脓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无明显变化,发病后3周左右可有骨质脱钙,破坏,少量骨膜增生,以及软组织肿胀阴影等。
5.CT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
6.核素骨显像:发病后48小时有阳性结果。

1.蜂窝组织炎:
(1)全身症状不一样。
(2)部位不一样。
(3)体征不一样,部分鉴别困难,可小切口引流,骨髓炎可发现骨膜下脓肿。
3.风湿病与化脓性关节炎:都是关节疾病,疼痛部位在关节,浅表关节可以迅速出现肿胀和积液。
3.骨肉瘤和尤文肉瘤:起病缓,以骨干居多,特别是尤文氏瘤,早期不妨碍临近关节活动,表面有曲张的血管并可摸到肿块,难鉴别的可行活检。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1) X线:感染发病2周内可见软组织肿胀。相对密度增高,皮下脂肪内有粗大网状结构,骨骼可无明显变化。骨骼变化多出现在发病2周后,主要表现为干骺端松质骨内斑片状低密度骨质破坏,随着脓肿的发展,破坏范围扩大、融合,累及骨皮质,也可累及骨干,可有小片状死骨出现。骨膜反应明显。骨骺多不受侵犯。
(2) CT:表现为骨髓密度增高,可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质破坏和死骨。
(3) MRI:可明确显示髓内炎性浸润范围,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与正常骨髓信号形成明显对比,对于周围软组织肿胀及骨膜下脓肿,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可出现明显强化。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1) X线:可见到骨质破坏和死骨,死骨多位置表浅,长轴平行于骨干,周围为肉芽组织或脓液形成的低密度环。骨质破坏区大量骨质增生,骨小梁增粗紊乱,密度增高。髓腔骨质破坏趋于局限,瘘孔呈一通向软组织的低密度影。骨膜反应显著,与残余骨皮质融合,表现为骨轮廓不规整。
(2) CT:骨皮质明显增厚,骨髓腔变窄,骨干增粗,边缘不整。
(3) MRI:对残留感染病灶十分敏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及骨膜反应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皮下脂肪水肿在T1WI上表现为垂直于表面的低信号条索状影。
3.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X线可见患骨呈梭形膨大,边缘光整,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系局灶性或广泛的骨质增生、硬化所致,且骨质硬化区内通常无低密度破坏灶。骨膜反应少见,软组织一般正常。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