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抗抑郁药 > 文章解读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简介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动作减少,对工作失去兴趣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 drugs)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药物。与中枢神经兴奋剂不同的是,该类药物只能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不能提高正常人的情绪。另外,该类药物也可用于神经症性障碍(如强迫障碍、焦虑障碍、恐怖障碍等)、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如神经性厌食)以及应激相关障碍等的治疗。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心理、社会因素和多种生物学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或)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功能不足。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提出了单胺假说。但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 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and norepi nephrine reuptakeinhibitors,SNRIs)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又提出了受体假说,认为抑郁症是脑中NE/5‐HT受体敏感性增高的缘故(即超敏)。实际上,上述两个假说是同一机制的不同环节,前者强调的是突触前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的急性药理效应,而后者侧重于突触后受体的适应性变化。
抗抑郁药的研发主要是基于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和受体假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了电痉挛治疗外,曾经采用巴比妥类药物、溴剂、苯丙胺和哌甲酯等中枢兴奋剂治疗抑郁症,但这些方法疗效并不理想。20世纪50至70年代,研究者发现以苯乙肼(phenelzine)为代表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ono amine oxidaseinhibitors,MAOIs)及以米帕明(imipramine)为代表的三环类抗抑郁剂(tricyclic antidepressnts,TCAs)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此后陆续又有氯米帕明(clomipram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和多塞平(doxepin)等应用于临床。有人认为MAOIs及TCAs两类药物是抗抑郁药的第一个里程碑,曾一度作为治疗抑郁的首选药物。然而,临床应用发现MAOIs及TCAs不良反应多,如MAOIs时有导致肝坏死的报道,与其他药物及含酪胺的食物合用有严重不良反应,起效也缓慢,因而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MAOIs几乎被临床弃用。TCAs具有口干、便秘、尿潴留、视物模糊及眼内压升高等抗胆碱作用以及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直立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尤其在老年人更易发生,使得其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现的以马普替林(maprotyline)为代表的四环类抗抑郁药以及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以吗氯贝胺(moclobemide)为代表的可逆性MAO Is,因在药物起效时间、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改观而受到了临床重视。
近30年来,随着神经生物学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抗抑郁药的研发取得了长足发展,又有多种新一代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与TCAs等药物比较,新一代抗抑郁药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因此以TCAs为代表的老一代抗抑郁药逐渐被新一代抗抑郁药取代。
尽管近几十年来,抗抑郁药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到目前为止,抗抑郁药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现有的治疗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尤其是对某些难治性抑郁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研究者与临床医生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进行几种药物联用、双重甚至三重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的研究开发、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尝试探索等。随着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将会发现更多疗效可靠、起效迅速、剂量易于控制、经济实用的新药。
新型抗抑郁药具有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高等优势,但仍存在起效慢、临床疗效不佳以及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等问题。对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抗抑郁药应在以下4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①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更大程度、更迅速地缓解抑郁症状;②不良反应更少,没有或较少出现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较少引起心脏毒性、性功能障碍、癫痫发作、过量中毒以及5‐HT综合征或停药综合征,较少或几乎不诱发躁狂发作或快速循环发作,能提高用药依从性;③药物相互作用较少,药物联合使用时较少产生不良反应的叠加;④适用人群更广,特别是能适用于儿童、老年、躯体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除了从神经递质和受体的角度研发抗抑郁剂外,也从其他途径对抗抑郁剂进行探索,并有新型、非神经递质机制的药物问世,如噻奈普汀(tianeptine)、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等。2012年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综述指出,在重性难治性抑郁患者中,氯胺酮(ketamine)可产生快速抗抑郁效应,这一发现正在推动基础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增进对抑郁的神经生理学的了解,并且可能会导致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出现。这些都是抑郁症治疗的新希望。

全部文章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