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 详细>>
  • 别名:喂养性黄疸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愈率:
  • 高危人群:新生儿
  • 典型症状: 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 [详细]
  • 相关疾病: 母乳性黄疸并发症
    一般预后良好,但却并非绝对安全,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无特殊并发症, [详细]
  • 是否属于医保:
  • 挂号的科室:小儿消化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治疗方法: 1.喂养与护理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详细]
  • 发病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详细]
  • 临床表现: 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也可>342μ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详细]

母乳性黄疸

热门咨询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