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疾病介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简介

药物(又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及依赖已有很久的历史,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交通的发达、物质需求的充足、社会交往的频繁及精神压力的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的急剧动荡,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易感人群。因此,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及依赖流行在逐年扩大,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躯体及精神健康,影响社会的安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毒品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公害。表现在吸毒人数的不断增长。据2005年的统计全世界滥用各类违禁毒品的人数达2.24亿,比20世纪80年代增长了近5倍,新滋生的吸毒者中以青少年居多。我国的阿片类毒品最主要的来源是毗邻我国西南部的“金三角”,90年代以来以“金新月”(因其产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地形似新月,盛产海洛因,故称为金新月)为主要来源,鸦片生产成倍增长,对我国构成了巨大威胁。
除原植物毒品外,近年来人工合成制造的各种新型毒品在不断增多,21世纪新型毒品以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为代表泛滥及增长趋势要大大超过传统毒品,如海洛因、可卡因等,我国同样也面临着新型毒品的威胁。
一、药物依赖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滥用(drug abuse)
指的是任何一种有悖于社会常模或偏离医疗所需的、间断或不间断地使用某种或某些精神活性物质。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躯体或心理方面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的不同在于药物滥用者不会出现耐受性或戒断症状。
(二)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
是“药物成瘾”的规范化医学用语。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的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迫性觅药行为。药物依赖的基本特征:行为的强迫性,即不顾后果的强烈从事某种行为的动机和行为,表现为行为的失控。药物依赖包含:躯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或从事某些行为后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它是吸食者或从事某些行为的主体产生的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驱使这些行为的主体为寻求这种感觉而反复从事相应的行为,表现所谓的渴求状态。
(三)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指因突然停用或骤然减少使用剂量、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以及在某些条件性刺激诱发下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状群,或社会功能受损。常见的心理症状群:如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幻觉或错觉、妄想、记忆障碍、判断力减退、情绪改变、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不能忍受挫折或打击、睡眠障碍、人格改变等;常见的生理症状群:如体温升高、出汗、心率过速或过缓、震颤、流泪、流涕、打哈欠、瞳孔放大或缩小、全身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食欲增加、腹痛、腹泻甚至抽搐等。
以上症候群的严重程度及其持续时间与使用的物质种类和剂量有关,再次使用该类物质戒断症状可缓解。
(四)耐受性(tolerance)
耐受性是指药物使用者必须靠不断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反复用药后,以中脑边缘系统的神经通路为主,神经网络发生适应性改变,是药物耐受性的生物学机制。
(五)渴求(crave)
是对药物和药物使用环境等的一种愉快的和不可抗拒的体验的习得反应。通常体现为一种强烈的或不可抗拒的用药期望,常出现在戒断时,是戒断的重要表现。对药物的渴求与强迫性、持续性的用药关系密切,即使在长期戒断后仍持续存在。渴求是导致强迫性觅药行为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药物依赖的形成因素
药物依赖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很难用单一因素或机制来阐明其成因。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相互交织,在精神活性物质的开始使用、持续使用、依赖的形成、复发和康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药物依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量有关药物依赖的遗传或家族性研究已证明,动物对某些药物依赖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遗传性。尤其是成瘾的易感性是有遗传学基础的,如不同品系的小鼠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具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系的鼠极易造成阿片类依赖的动物模型,而有些品系则很难。此外,家系、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药物滥用的易感性因素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家系研究表明,药物依赖或滥用家系成员中,药物滥用、酒精滥用、反社会人格、单相抑郁的相对危险性分别为对照家系的6.7、3.5、7.6和5.1倍。
2.相关神经通路
中脑腹侧被盖区(V T A)向伏隔核(NAc)、前额叶皮质(PFC)和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投射,以及从前额叶皮质、杏仁核(A MG)和海马向伏隔核的谷氨酸能神经投射,共同构成伏隔核相关的神经通路。研究表明,此通路不仅是物种个体、种族保存相关行为,如,饮食、性等的神经解剖基础,而且是介导与成瘾药物使用相关的犒赏、动机和学习等的重要神经通路。
(二)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滥用药物时的欣快感与心理超脱,加强了觅药行为,构成一种行为上的强化作用。断药时的痛苦与折磨又构成强烈的负性强化。
1.个性研究
研究发现,吸毒者有明显的个性问题,如反社会性,情绪调节较差,易冲动,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追求立即的满足。但尚无前瞻性研究说明是这些个性问题导致了吸毒,还是由于吸毒改变了吸毒者的个性,抑或两者互为因果。
2.药物的强化作用
根据行为学理论,药物有明显的强化作用。①正强化:多数精神活性物质都有增加正性情绪的作用,使用后的快感以及社会性强化作用都对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起到了增强作用。②负强化:在吸毒成瘾后,由于戒断症状的出现,使吸毒者不能自拔,必须反复使用毒品以解除戒断症状。此时出现两个恶性负性强化循环:“吸毒→社会家庭问题→负性情绪→吸毒”和“吸毒→依赖→戒断症状→吸毒”。正负强化过程均涉及神经系统复杂的可塑性变化。
3.精神病理因素
在慢性使用阿片类物质的人群中,有很多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焦虑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它们往往与物质的使用互为因果,促进疾病的迅速发展。
(三)社会文化因素
在药物滥用的传播与蔓延中非常重要。药物的可获得性,个体对药物的接近性,群体对药物的可接受性都是关键因素。而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对药物滥用的产生、发展与流行都产生重大影响。
1.可获得性
不管药物的成瘾性多强,如果在社会上难以获得,则滥用的机会就少。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国际贩毒组织利用云南边陲与“金三角”毗邻的地理环境,看中了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同时又把中国大陆作为“金三角”毒品流通转运站,以云南为首,沿着毒品通道,毒品的供应量增加,当然吸毒人数也日益增加。
2.家庭因素
学习早期形式之一是模仿,模仿学习的最早对象往往是家庭成员,儿童、青少年首先看到父母、兄长使用药物,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使用药物的知识。家庭矛盾、单亲家庭、家庭成员交流差,不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父母意见不一,住房紧张、过分保护、放纵、虐待等,都是滥用药物的危险因素。当然,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是防止个体产生药物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3.同伴影响、社会压力
开始使用药物的年龄往往是发生在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易感期”———青少年,他们是一个亚文化体,有共同的世界观、认知系统,同时鉴别能力较差,价值观念很易受其所在小团体的影响,加上好奇,寻求刺激,追求时髦,或欲与同伴打成一片或把使用成瘾物质作为成人的标志的趋使,虽然开始吸毒的味道并不好受,但均不惜一试。吸毒者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下吸上的。
4.文化背景、社会环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不同药物的滥用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标准。例如,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对饮酒持强烈的厌恶态度,当然那些国家的饮酒问题就不会严重。中国人吸烟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人把吸烟作为社交手段之一,中国女性吸烟率很低,是因为社会对女性吸烟持厌恶的态度。
三、药物滥用的危害
1.人格改变
成瘾者由于强烈的觅药渴求,以达到重复用药时产生的欣快乃至销魂状态,使成瘾者不惜一切手段持续用药,因而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形成难以矫正的依赖行为,致使道德沦丧和人格变化。
2.急性中毒
药物滥用过量极易产生急性中毒乃至死亡。大部分阿片类成瘾者由于过量中毒死于呼吸抑制。苯丙胺类过量中毒极易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抑郁或躁狂性精神障碍。滥用大麻过量也可出现急性抑郁或中毒性谵妄,少数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3.其他心身障碍
药物成瘾者除了人格改变外,许多药物滥用者可引起一系列的心理与躯体病症。如物质滥用导致的精神障碍、抑郁障碍、强迫障碍以及认知行为障碍等。
4.社会功能受损
由于社会功能受累,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和婚姻状况以及子女教育等问题。随之,可产生失业和经济窘迫,直接脱离社会生活。更有甚者是犯罪问题与药物成瘾常常互为因果,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与生产发展。
四、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能够使人产生依赖的物质很多,从最常见的香烟、酒到野生蘑菇、大麻、鸦片等。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半合成的;有的是合法的,有的是非法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药理特性和毒性作用。
(一)根据药理特性分类
1.麻醉性镇痛药
主要分为三类
(1)阿片类及其衍生物:如吗啡、可待因(甲基吗啡)、二醋吗啡(海洛因)等。
(2)苯环啶衍生物:如哌替啶(度冷丁)、芬太尼、阿法罗定(安侬痛)等。
(3)二苯丙胺衍生物:如美沙酮、乙酰美沙酮、丙氧芬等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主要分为两类
(1)可卡因:是目前所有滥用药物中成瘾性最强、成瘾更快的药物。
(2)苯丙胺类:为麻黄碱类似物,作用最强的拟交感神经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之一。近10多年来根据不同的化学结构出现了不同的品种,如苯丙胺(安非他命)、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冰毒”)、哌甲酯(利他林)、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替甲基苯丙胺-“摇头丸”)等。
3.大麻类
大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成分多且复杂,其中起作用的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四氢大麻酚。由于它的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难以归类到任何一种精神药物中。小剂量时,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高剂量时以抑制作用为主。它对免疫、生殖及心血管系统均有影响。
4.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该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包括三类
(1)巴比妥类:长效类,如巴比妥、苯巴比妥;中效类,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短效类,如司可巴比妥。
(2)苯二氮类:短效类,如三唑仑、咪达唑仑;中效类,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长效类,如氯硝西泮、氟西泮、地西泮等。
(3)其他类:甲喹酮(安眠酮)、水合氯醛、酒精等。
5.致幻剂
也称迷幻药、拟精神病药等,常见有麦角酰二乙胺(LSD)、烷羟基色胺、北美仙人球毒碱、苯环己哌啶等。
6.挥发性有机溶剂
常见的滥用挥发性溶剂有乙醇、甲醇和异丙醇、汽油、樟脑油、苯、甲苯、丙酮、氟利昂等。
7.烟草
烟碱(尼古丁,nicotine)是烟草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烟碱的作用既有兴奋又有抑制作用。
(二)根据使用的环境分类
1.处方药成瘾
在医院或药店、商店既可以买到的药物,如各种镇静安眠药、各类的镇痛药、镇咳药等。
2.非法成瘾物质(毒品)成瘾
该类物质成瘾性较大,严重损害使用者的心理、生理健康并危害家庭和社会。我国目前主要滥用的毒品有阿片类、苯丙胺类。
(三)根据国际公约分类
1.麻醉药品(narcotics)
指那些连续使用后产生依赖,并在人群中造成严重滥用的毒品。包括三大类:阿片类、可卡因类和大麻类。
2.精神药物(psychotropics)
广义讲麻醉药品也属精神药品,包括三大类:苯丙胺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镇静催眠药和致幻剂。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发病部位: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 发病原因: 一、病因
    引起药瘾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与药物的可获得性,遗传素质和人格的易感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部分药瘾者,特别是青年人,在服药前有某种程度的性格、品德障碍,如学习成绩差、
  • 相关症状: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断综合征、震颤谵妄、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残留性或晚发性精神障碍。
  • 相关疾病: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发症
    病人明显的痛苦或社交、职业或其它重要社会功能方面的损害。伴有感知觉障碍:在无谵妄的情况下,出现伴有完整现实检验能力的幻觉或听、视或触错觉。
    下面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精神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一、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西医治疗
    一旦病人对药物成瘾或病人渴求瘾药的赣如此强烈,一般很难自动戒药。因此应住院进行治疗,即使自觉住院,病人往往不惜用说谎、偷窃等手段骗取药物。故对入院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