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轮状病毒肠炎 > 临床检查

轮状病毒肠炎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
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
1.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少数偏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加。
2.大便常规及培养大便镜检
大多无特殊发现,少数可见少量白细胞,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3.特异性诊断实验
(1)取粪便作直接或免疫电镜检查
可发现轮状病毒颗粒。
(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
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提取病毒RNA
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既有诊断价值,又可区别不同型病毒感染。
(4)血清学检测
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1.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相鉴别
一般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发生在5~8月份多见,大便也为蛋花样,量多,但常带腥臭和较多黏液,此病菌极易培养,常接种中国蓝培养基或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较快。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好发年龄与临床症状相类似,但发病季节在夏季5~8月份,而轮状病毒肠炎在秋冬寒冷季节10月份~次年1、2月份。
2.沙门菌感染
尤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是沙门菌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院内婴幼儿感染的常见菌,各年龄组均可感染,2岁以内甚是易感,但以夏秋发病较高,胃肠炎型,婴幼儿的排便可呈蛋花汤样,但多为黄绿色带恶臭的黏液和黏液血便。粪便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培养极易生长。
3.细菌性痢疾
轻型由于其全身中毒症状不显著和无肉眼可见的脓血便而需鉴别,但粪便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每个高倍视野,在10个以上或白细胞在6个以上,及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即可确诊。
4.其他病毒性腹泻病
诺如病毒近年发现仅次于轮状病毒,在儿童腹泻病中较常见。国内1999~2005年部分地区检测在轮状病毒阴性标本中诺如病毒检测率为19%(8.3%~38.6%)。此外肠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也是较主要的病原体,单靠临床甚难鉴别,主要靠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从粪便中检测其病毒抗原来确诊。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