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中毒性休克 > 治疗方法

中毒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病原学诊断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手术处理原发灶,对循环、呼吸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措施,针对炎症介质的抑制或调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

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病原学诊断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手术处理原发灶,对循环、呼吸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措施,针对炎症介质的抑制或调理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补充血容量 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创伤后中毒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扩容所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各种液体的合理组合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胶体液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和全血等。晶体液中碳酸氢钠复方氯化钠液较好。休克早期有高血糖症,加之机体对糖的利用率较差,且高血糖症能导致糖尿和渗透性利尿带出钠和水,故此时宜少用葡萄糖液。
2 控制感染 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创伤部位、严重程度、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的致病菌,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进行治疗,在分离得病菌后,宜按药物试验结果选用药物。剂量宜较大,首次给冲击量,由静脉滴入或缓慢推注。为更好地控制感染,宜联合用药,但一般二联已足。可考虑选用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也可加用青霉素或广谱青霉素。
3 纠正酸碱失衡 中毒性休克时常伴有严重的酸中毒,而且发生较早,须及时纠正。缓冲碱主要起治标作用,但血容量不足时,缓冲碱的效能亦难以充分发挥。纠正酸中毒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并防止DIC的发生。首选的缓冲碱为5%碳酸氢钠200ml,可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从另一路静脉滴注,1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根据结果再决定是否需要追加用量。
4 心血管药物应用 α受体阻滞剂,可解除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所引起的微血管痉挛和微循环淤滞。可使肺循环内血液流向体循环而防治肺水肿。本组的代表药物为酚妥拉明,其作用快而短,易于控制。心功能不全者宜与正性肌力药物或升压药合用以防血压骤降。β受体兴奋剂,典型代表为异丙肾上腺素,具强力β1和β2受体兴奋作用,有加强心缩和加快心率、加速传导以及中枢等度扩血管作用。多巴胺,为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具有兴奋α、β和多巴胺受体等作用,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内脏血管扩张,尤其使肾脏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多。多巴胺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抗休克药,对伴有心缩减弱、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患者疗效较好。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阻断M受体、维持细胞内cAMP/cGMP的比值态势;兴奋呼吸中枢,解除支气管痉挛、抑制腺体分泌、保持通气良好;调节迷走神经,较大剂量时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凝聚等作用。
5 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重要抑制体,可在所有层次上调节宿主的防御反应。
6 营养支持,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保护,被动免疫等。
(二)手术治疗
有近50%的中毒性休克需要紧急外科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真正做到积极有效。
1 手术时机的选择
创伤感染后中毒性休克必需争取时间尽早手术,但麻醉本身会加重休克,手术创伤与毒素吸收又会加重病情,因此在休克的基础上手术,易形成恶性循环,引起不可逆转的中毒性休克,并最终使患者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而过分强调待休克稳定后再进行手术,也有可能丧失最佳手术时机而导致抢救失败。目前认为必须手术清除病灶者,即使病情危急,也应创造条件,尽快手术,术前准备应尽量快,争取在2~3小时内手术。
2 手术前准备
主要是液体复苏,迅速扩容,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大剂量抗生素和激素。在严重脓毒症者应尽早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在进行抗生素应用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但是不能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留置导尿,监测心肺功能和循环功能(包括CVP)。
3 术中注意事项
麻醉、抗休克同时进行。原则上当收缩压达到90mmHg;脉压>30mmHg;心率≤100次/分,呼吸≤32次/分;指甲和唇色泽改善,尿量增多>30ml/h时即可开始手术。但是,如病灶不处理休克状态不能改善时,应果断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尽可能短,以简单、有效为原则,不强求彻底处理病灶的确定性手术,术中手术医师应与麻醉师积极配合,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做相应调整,一旦患者循环不稳定,则应尽快结束手术。
(三)病因治疗
近年来,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的理念逐渐为大家所接受。DC的核心内容是:对于严重创伤的患者,改变以往在早期进行复杂、完整手术的策略,采取分期救治的原则。首先采用简单、有效而损伤小的手术快速解决出血和污染的问题,然后进入ICU进行二期复苏治疗,调整机体内环境以维持生理功能稳定,提高患者承受二次手术打击的能力,待情况好转后再实施完整、合理的确定性手术。DC在外科感染性休克的处理中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在许多感染性休克的处理中,我们已经在实践“损伤控制”的理念。
1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以急性穿透伤最多见,为胃、小肠、结肠、胆囊穿孔等。手术原则是按病变作局部切除或缝合修补,以及有效的腹腔冲洗引流。结肠穿孔治疗方式的选择可根据穿孔的原因、穿孔的时间、腹腔污染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综合判断。在腹腔污染严重,循环不稳定的情况下,手术力求简单有效,以抢救生命为主,可直接将穿孔部位外置或近端造瘘,其他留待循环稳定后二期手术处理。如术中循环稳定,可将病灶切除后争取做一期吻合,应用吻合器可增加吻合口安全性。左半结肠或直肠穿孔则可将病灶切除,远端关闭,近端造瘘。胃穿孔是否有机会做病灶切除,还是取决于术中循环稳定与否,若果切除手术比较复杂,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先用大网膜填塞修补,2周后再考虑是否行进一步手术。
急性腹膜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交织着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因此,及时清除腹腔内的炎性因子,对治疗急性腹膜炎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内脏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在关腹前用大量温生理盐(10 000~20 000ml)行腹腔冲洗,以减少腹腔内的细菌和炎症因子,清除“腹腔脓毒症”,切忌用冷水冲洗,以免体温骤降,引起心律失常和加剧休克。
2 体表脓肿、肛周脓肿及部分腹腔脓肿
浅表脓肿可直接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部分腹腔脓肿可先在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脓液,为休克复苏争取时间,可反复进行,待休克好转后行确定性手术。
3 严重烧伤
烧伤后肌体丧失天然屏障,创面和皮下大量细菌繁殖和释放毒素,足以致命。治疗原则是及时切除脓痂,引流坏死组织,覆盖肉芽创面。反复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化验,保持抗生素在血内的有效浓度。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