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盘状红斑狼疮 > 典型症状

盘状红斑狼疮

病程呈慢性,少数皮损可自行消退,皮损好发于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特别是两颊和鼻背。起初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一个或数个斑疹,缓慢向周围扩大,与邻近皮损相互融合成不规则斑片,边缘略隆起,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中
病程呈慢性,少数皮损可自行消退,皮损好发于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特别是两颊和鼻背。起初皮损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一个或数个斑疹,缓慢向周围扩大,与邻近皮损相互融合成不规则斑片,边缘略隆起,有明显的色素沉着,中央色淡且萎缩,覆盖黏着性鳞屑,其下有角质栓,剥离鳞屑,可见扩张的毛囊口。陈旧皮损中心可有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减退。黏膜损害多累及口唇,表现为红斑、糜烂和溃疡;耳廓有时可发生冻疮样皮损和萎缩,头皮损害可导致永久性秃发。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预后可留下色素减退的萎缩性瘢痕,容易复发。有时日晒或过度劳累后加剧。经久不愈的皮损特别是黏膜损害可继发癌变,多为鳞状细胞癌。
局限于头面部皮肤为局限性红斑狼疮,若皮损超出头面部范围散发于四肢、躯干时称为播散型红斑狼疮,后者多对称累及手背、前臂、前胸、上背,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可有乏力、低热或关节痛等。约5%的播散型红斑狼疮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溃疡
一、症状: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多在20~40岁。皮损好发于面部,特别是两颊和鼻梁,呈蝶形分布。其次好发于口唇、耳部、头皮、手背和手指等处,皮损的特征表现是有持久性盘状红斑,边缘清楚,略微隆起,色素较深,为黄豆至指甲大小,呈圆形盘状或不甚规则,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并覆以黏着性鳞屑,若剥离鳞屑,可见其下扩张的毛囊孔,鳞屑底面有很多刺状角质隆起,栓在毛囊口中。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皮损逐渐扩大并增多,可融合成以鼻梁为中心、两颊为双翼的蝶形红斑。外周的耳郭、颞颥甚至头皮均可受累。皮损发生于耳郭时,软组织可受累,呈枯萎状。头皮受累时头皮萎缩,头发脱落,为暗红色、浅红或带白色的斑片。手背、手指和足背可同时发病。个别病例,面部、双手背和手指可全部受累,呈鲜红色,覆以薄痂,手指尖端可长出鸟爪样角质增生。足部皮损主要见于足底两侧和足跟,覆以大片淡红色鳞屑。少数病例,皮损累及唇和口腔黏膜,表现为灰白色角化过度,可形成糜烂和浅溃疡,最后出现萎缩,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灼热感。
二、诊断标准:
诊断根据主要发生于20~40岁女性面部鲜红色或淡红色斑,边缘清楚,或多或少呈蝶形分布,其上覆有黏着性鳞屑,其下有扩大的毛孔,诊断一般不难。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三、分类:
本病有3种变异型:
1.单纯红斑型,皮损为红色斑点或丘疹,局部轻度脱屑及略水肿;
2.肥厚型,皮损是由隆起的硬结及角化过度的皮肤组成,该型一般位于面部及上肢伸侧,容易被误诊为肥厚性银屑病或肥厚性扁平苔藓;
3.深部型,皮损是一种少见的皮损,表现为皮肤深部有结节,常伴有盘状皮损,皮下脂肪可发生脂膜炎,皮损区可留下深的局部凹陷。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