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开角型青光眼 > 典型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为双眼发病,发病较隐蔽缓慢。
1﹒症状
本病早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个别病人眼压升高时有眼胀,视力疲劳,雾视,虹视,偏头疼和眼胀痛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为双眼发病,发病较隐蔽缓慢。
1﹒症状
本病早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个别病人眼压升高时有眼胀,视力疲劳,雾视,虹视,偏头疼和眼胀痛等。中心视力不受影响但视野逐渐缩小,晚期双眼视野呈管状时,会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
2﹒眼压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眼压多数呈波动性,有时可能正常,故不能根据1~2次眼压测量不高而否定诊断。随病情发展,眼压可逐渐升高,晚期眼压经常处于较高状态。
3﹒眼底
视盘凹陷增大是诊断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简单而可靠的体征之一。正常人的视盘凹陷为圆形或椭圆形,纵椭圆形罕见于正常人,但多见于青光眼。青光眼视盘凹陷垂直椭圆形扩大表示视盘上下极的视神经组织消失的结果。来自黄斑区上下方及黄斑区颞侧的弓形神经纤维集中于视盘的上下极进入视神经,它们是青光眼最早受损害的神经纤维,当这些纤维在视盘上下极出现量的减少时,则会增加凹陷的垂直径,故形成垂直椭圆形扩大的凹陷。正常人的杯/盘比(即凹陷直径与视盘直径之比)常在0.3以下,如果超过0.6(指垂直径)或两眼杯/盘比之差在0.2以上,应做排除青光眼检查。随病情发展,视盘凹陷扩大加深,颜色变淡,病情加重时,视盘凹陷深大如杯状,颜色苍白,血管偏向鼻侧呈屈膝状爬行而出(图11‐2)。
4﹒视野
视野改变是慢性单纯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对青光眼的治疗及预后都有重要意义。一般地说视野改变与视盘的病理改变是相应的,视盘凹陷苍白越明显,视野缺损也越多。早期视野缺损多在中央30°范围内,主要有中心外暗点,弓形暗点及鼻侧阶梯状暗点。这些暗点要用小示标及在低暗照度下仔细检查才能发现。青光眼早期视野缺损的形态与视神经纤维的分布状态有关。鼻侧纤维集中于视盘的鼻侧,乳头黄斑束纤维集中于视盘的颞侧半,黄斑区上下方及其颞侧之纤维呈弓形分别集中于视盘颞侧半的上下方,这些弓形纤维束的分布范围,也就是Bierr wm区,最易受高眼压的影响。
(1)中心性暗点:在注视点周围有一个或几个暗点,在中心外10°~20°的所谓Bjerr u m区内,这些暗点早期不与生理盲点相连,随病情发展,多形成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暗点。
(2)弓形暗点:又称Bjerru m暗点,这是典型的神经纤维束型视野缺损。从生理暗点开始,围绕注视点10°~20°内呈弓形达鼻侧,终止于水平线上,有清楚的分界线。弓形视野表示视盘的一束视神经纤维受损害。因为所有的神经纤维都集中于视盘,所以这种暗点有从固视点的颞侧向鼻侧逐渐变宽的特点。
(3)鼻侧阶梯的暗点:又称Ronn暗点,在鼻侧周边视野及中心视野的鼻侧25°~30°,出现基底向水平线的梯形暗点,往往
图11‐2 青光眼晚期视盘形态
鼻上方先出现。如果上下方的梯形暗点在鼻侧水平线相接,则形成环形暗点,这种暗点可逐渐加宽与鼻侧周边部视野缺损相连接。
(4)周边视野向心性缩小,首先出现鼻侧视野缺损,颞侧视野向心性缩小出现较晚。青光眼晚期,仅留中央5°~10°小块视野,即管状视野。也可在颞侧留一小片岛状视野,这些视野的缩小逐渐加重至消失而导致失明(图11‐3)。

眼痛;高眼压;头痛
一、症状诊断
1、发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方感觉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视力疲劳所致。
2、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以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而失明。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