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小脑幕脑膜瘤 > 典型症状

小脑幕脑膜瘤

1﹒小脑幕脑膜瘤可向幕上及幕下两个方向生长,幕下肿瘤多偏向一侧,以小脑症状为主,多出现于一侧,如粗大水平眼震、指鼻及轮替动作不准等。肿瘤起源于脑实质外,小脑症状晚于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肿瘤可影
1﹒小脑幕脑膜瘤可向幕上及幕下两个方向生长,幕下肿瘤多偏向一侧,以小脑症状为主,多出现于一侧,如粗大水平眼震、指鼻及轮替动作不准等。肿瘤起源于脑实质外,小脑症状晚于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肿瘤可影响大脑半球枕叶和颞叶,较大肿瘤压迫视皮质引起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个别患者出现幻视;小脑幕刺激症状表现向眼部放射头痛,单眼或双眼流泪、怕光等。
2﹒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颅内压增高症状,约10%的患者因继发视乳头水肿引起视力障碍来诊。有时发生窦汇内血栓形成,如直窦血栓形成可引起大脑大静脉血流阻滞,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发作、肢体强直,甚至去大脑强直等。
3﹒X线正位平片可见枕鳞部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侧位片可见颅骨内板或外板增生,肿瘤有时穿透颅骨侵犯头皮下。CT须行冠状切面扫描,横断面很难判别幕上或幕下肿瘤,骑跨型脑膜瘤在CT横断面呈“逗号”样(图3‐7‐7)。MRI检查小脑幕切迹脑膜瘤可显示沿小脑幕缘向邻近生长,常形成切迹。邻近岩骨脑膜瘤表现类似脑桥小脑角脑膜瘤,横窦或窦汇区脑膜瘤向幕上或幕下生长,常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横窦、窦汇内血栓形成;可清楚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血窦及脑干关系,血管流空效应在T1W I和T2W I均为低信号,与周围肿瘤组织形成明显对比(图3‐7‐20)。DSA可显示幕上肿瘤引起颞枕部占位病变征象,表现大脑中动脉末梢抬高及向前移位,肿瘤侵犯小脑幕的重要标志是小脑幕切迹动脉显影,该动脉自颈内动脉硬脑膜外段(C4~5)分支,正常情况下该动脉不显影,但发生肿瘤供血时可显示管径增粗,通往肿瘤区并分出肿瘤血管。椎动脉造影可见患侧小脑上动脉远端呈弧形向内移位,大脑后动脉亦可移位,出现病理血液循环。

图3‐7‐20
A﹒MRI检查显示小脑幕脑膜瘤,T1W I肿瘤为等与低混杂信号;B﹒T2W I可见等、稍高及低信号,部分包膜高信号;C﹒矢状位T1W I为等信号;D﹒轴位T1W I增强显示明显的强化效应,信号不均等;E﹒冠状位T1W I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可见包膜;F﹒矢状位T1W I增强可见明显强化及部分包膜

视力障碍;偏盲;双手轮替动作笨拙;颅内压增高;水肿;小脑体征
小脑幕脑膜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
1.小脑幕脑膜瘤易向幕上及幕下两个方向生长,故可出现颞枕及小脑两种症状。发生于小脑幕下的肿瘤,多数以小脑症状为主。由于肿瘤多偏向一侧,故小脑体征多出现一侧,或以一侧为主,如粗大水平眼球震颤,指鼻及轮替动作不灵等,往往以病变侧表现为典型。由于肿瘤起源于脑实质外,所以小脑体征出现晚于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向幕上生长者,影响大脑半球枕叶和颞叶,可引起视野改变,出现象限性视野缺损或同向偏盲,个别患者出现幻视。由于小脑幕脑膜瘤生长缓慢,早期症状多不明显,许多病人就诊时已出现颅内压增高,其中还有10%病人因继发视盘水肿或偏盲而就医。
2.小脑幕脑膜瘤在CT及MRI未问世前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和脑室造影。目前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在CT与MRI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肿瘤向幕上或幕下生长。②肿瘤与横窦的关系。③小脑幕切迹前方的肿瘤,要仔细了解肿瘤与脑干的关系。CT和MRI的矢状位对诊断本病更有价值。
二、诊断:
1.小脑幕脑膜瘤在CT及MRI未问世前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X线平片,脑血管造影和脑室造影,目前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在CT与MRI 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肿瘤向幕上或幕下生长。②肿瘤与横窦的关系。③小脑幕切迹前方的肿瘤,要仔细了解肿瘤与脑干的关系,CT和MRI的矢状位对诊断 本病更有价值。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