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急性骨髓炎 > 发病原因

急性骨髓炎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乙型链球菌。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全身或局部骨骼抗菌力降低。长骨干骺端终末小动脉多,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诱因:外伤(扭伤、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占80%~90%),其次为乙型链球菌。高度感染力的细菌侵入。全身或局部骨骼抗菌力降低。长骨干骺端终末小动脉多,循环丰富,血流较慢,利于细菌繁殖。诱因:外伤(扭伤、挫伤等)。

小儿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和骨骺间的血运不直接相通,干骺端营养动脉的分支尽端折回呈小襻状,再注入窦内较大静脉,该处血流速度减慢,成为致病菌滞留繁殖的理想条件,是小儿骨髓炎较成人多见的病理生理方面的原因。感染早期为骨髓的蜂窝织炎。髓腔内充血、水肿和广泛的炎性浸润,继之形成多发小脓肿,髓腔内压力增加,炎性渗出物穿过哈弗氏管及伏克曼氏管向外扩散,聚集在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与此同时,附近软组织亦出现炎性浸润与水肿。感染如未控制,骨膜下脓肿可沿骨干上下蔓延或穿破骨膜渗入软组织。如干骺端位于关节内(如股骨上端)脓液可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的掀起可使病骨部发生血运障碍,感染导致的静脉窦破坏及血栓性静脉炎均可造成骨质坏死。同时,骨的修复也在进行,有新骨形成,有时形成骨包壳并进入慢性期。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