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卵巢小细胞癌 > 发病原因

卵巢小细胞癌

1.来源卵巢小细胞癌的组织来源不明确,可能来源于卵巢体腔上皮、生殖细胞、性索间质。2.高危人群(1)环境因素 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职业妇女较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多见。(2)遗传因素 2
1.来源卵巢小细胞癌的组织来源不明确,可能来源于卵巢体腔上皮、生殖细胞、性索间质。2.高危人群(1)环境因素 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职业妇女较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多见。(2)遗传因素 20%~25%的患者有肿瘤家族史。(3)生育史 妊娠次数多者,患病的危险性降低。(4)内分泌因素 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的发生率低于未服用的妇女,停服避孕药后仍有保护作用。

1.大体
肿瘤直径约在14~20cm,重约500~2000g,灰白、灰黄色,实性,结节状,切面可见散在的小囊腔,可见黏液样变及出血、坏死灶。
2.光镜检查
最常见的是弥漫成片的圆形、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上皮样小细胞,细胞浆很少,几乎完全由细胞核组成,核深染,有相对小的核仁,核分裂象多。瘤细胞也可排列呈巢状或索状,在多数肿瘤中还可见到滤泡样结构。在25%的肿瘤中有含丰富嗜酸性胞浆的大细胞,核呈泡状,核仁明显,两种细胞可混合存在或成群聚集,比例多寡不一。在9%的肿瘤中有一些富含黏液的细胞。
3.组化及免疫组化
Grimelius法染色细胞浆内未见嗜银颗粒,网状纤维染色在一些肿瘤中显示纤维围绕着较大的细胞巢,而在另一些肿瘤中显示纤维伸入瘤细胞间,不规则、不完全地围绕着单个细胞。Ulbright等6例甲胎蛋白(AFP)免疫组化均阴性。Aguirre等15例对三种细胞角蛋白(AE- 1/AE- 3、902、CAM5. 2)分别有6、12、15例阳性,上皮性肿瘤相关抗原(EMA)5例阳性,波状蛋白(vimentin)8例阳性。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0例阳性。这些免疫组化结果未能揭示SCC的组织起源,无特异性发现。
4.电镜检查
小瘤细胞的直径为6. 3~15. 0μm[平均(10. 9±1. 8)μm]。一些大瘤细胞直径为12. 5~23. 8μm[平均(15. 5±3. 5)μm]。细胞团外围有断续的基膜(basal lamina),细胞间为桥粒样连接(desmosomelike junction),细胞核相对比较大,有丰富的常染色质及少量散在的斑块状异染色质。最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是细胞浆内含有丰富的由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扩张形成的池和大囊,其内充满轻-中度电子密度的细颗粒。RER池或囊多数直径在0. 4~2. 4μm,少数可达10~12μm,细胞核被其扭曲、移位。在合并高钙血症或无高钙血症的肿瘤中,RER池和囊在形态上、数量上无不同,在复发瘤和转移瘤中都可见。此特点在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普通标本中,常也能很清楚地辨别出来。其他细胞浆成分有丰富的多核糖体、线粒体及少量高尔基复合体。一些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脂滴、溶酶体等,一些细胞的游离面有少量微绒毛,个别肿瘤有少量类神经内分泌的致密颗粒。在一些比较大的细胞中,游离核糖体、RER囊多些,未辨别出与小细胞不同的成分。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