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充血性心力衰竭 > 发病原因

充血性心力衰竭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有效治疗病因可改善心衰预后。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
大多数患者有心脏病的病史,有效治疗病因可改善心衰预后。冠心病、高血压和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主要病因,而风湿性心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等病致年轻者心衰多见。冠心病是收缩性心衰最常见病因,积极血运重建可以防止心衰发展和恶化;高血压是舒张性(或射血分数正常)心衰常见病因,积极控制血压极其重要,否则心衰进展较快,诱发急性心衰。

本病多由“心悸”、“胸痹”、“真心痛”、“眩晕”、“肺胀”等日久迁延不愈而起,亦可由禀赋异常,或邪毒犯心所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上述诸因使心体受损、心用受累,进而五脏乖违,津液代谢紊乱、经脉血络瘀滞,从而构成发病基础。
病变常首在心肺。“心主”营运过劳,血脉推动乏力,肺虚治节失职,助心运行羸弱,使气虚血滞,或气虚不能化阴,或外邪、久病耗气伤阴,致气阴两亏,心脉不利,此二者为本病初期病理。心气不足,母病及子,可致脾气亏虚,气不摄血。累及于肾,使肾不纳气,如是则病向纵深发展;心肺脾肾气虚,日久及阳,进而阳气虚衰。其肺虚通调失职,脾虚运化无权,肾虚开合失司,加之血脉瘀滞,“血不利则为水”,致使水湿泛滥。水饮可内停胸胁、大腹,上而凌心犯肺,外而泛溢肌肤。又心主血而肝藏血,心脉不利,肝脏疏调失职,血郁于肝,可瘀结胁下,形成积。及至晚期,五脏衰微,阳气欲脱,或阳虚及阴,阴阳衰竭,可致喘脱、厥脱而阴竭阳亡。
此外,若正虚于内,每因复感外邪、劳倦太过、七情过极、药物失宜、饮食不节以及妊娠、分娩等而诱发加重。尤其外邪羁留于肺,致肺失宣降,痰浊内蕴,常使病情反复迁延;部分病例,正虚日久,精髓亏耗,痰饮水湿瘀血互结,使病势重笃、顽固难以缓解。
概言之,本病病位,初在心肺,继则脾肾,并涉及肝。病理产物以水饮、血瘀为主,病理性质以阳气虚衰为本,水泛血瘀为标。阳气虚损可以及阴,甚而阴阳并损。外邪羁留、精髓亏耗、心神失宁为病情加重、难愈的兼夹和诱发因素。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