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出血性膀胱炎 > 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故预防应注重避免上述药物的过度摄入。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出现上述病原体感染时需要进行积极治疗,避免诱发出血性膀胱炎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1.多吃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菠萝、芹菜、梨等。
2.田螺、玉米、绿豆、葱白可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多饮水,保持每日至少1500 毫升以上的排尿量。
4.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原醋、酸味水果等。
5.避免食用柑橘,因为柑橘可导致碱性尿的产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6.咖啡因能导致膀胱颈收缩而使膀胱产生痉挛性疼痛,故应少喝咖啡。


1.病情观察
评估排尿的量、次数和性状。了解两次排尿的时间间隔。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评估每日饮水量和输液量。留置导尿时,观察尿管有无扭曲或受压,是否通畅。每日监测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评估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因素。
2.预处理化疗药物所致出血性膀胱炎
(1)观察尿量、尿色、尿pH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输注环磷酰胺时,遵医嘱给予呋塞米和美司钠静脉茂菲氏小壶滴注,以达到匀速利尿减少毒物吸收。
(3)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3000ml,促进膀胱内毒素排出。
(4)化疗期间24小时静脉匀速输入液体,不可日间液体输入过快,夜间过慢,以致泌尿系统上皮细胞不能充分水化而引起泌尿系统的损伤。
(5)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准确输注碳酸氢钠,充分达到碱化尿液,保护膀胱黏膜。
3.腺病毒感染所致出血性膀胱炎
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出层流室转入普通病房,此时,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易发生病毒感染,在护理过程中防止病室间的交叉感染。
(1)病室房间门口内外放置含有0. 2%含氯消毒液的脚垫,更换3次/天,分别为7AM、12N、5PM。
(2)出血性膀胱炎患者房间内更换出的所有物品一律单独放置污物袋内,所用器械均用0. 2%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方可按常规处理。
(3)进行治疗时,先护理非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再护理出血性膀胱炎患者。
(4)输注静脉药时,前列腺素地尔需与其他液体匀速持续输入,尽量维持24小时。
(5)终末消毒时,房间内的物品需经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后再进行浸泡、擦拭、高压灭菌。
(6)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血性膀胱炎病程较长,建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多饮水,多排尿,适当下地活动,促进血块排出。
4.持续膀胱冲洗
遵医嘱给予持续膀胱冲洗,稀释滞留在膀胱内的血块,增加尿量,促进血块的排出。灌洗液为每袋3000ml生理盐水。冲洗速度不宜过慢,否则影响冲洗疗效。可根据肉眼观察的血尿程度和血块的量调节冲洗速度。对伴有心功能不全者,要注意冲洗液的量和速度,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5.尿管的护理
(1)选择三腔气囊导尿管,尿管型号适宜,过细不利于血凝块排出,过粗造成插入尿管困难。
(2)做好尿管护理,防止上行性感染。每日用0. 5%碘伏消毒尿管、尿道口1次,每日更换尿袋1次。
(3)每日观察尿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或受压。
(4)病人臀下垫于一次性看护垫并每日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5)遵医嘱持续匀速膀胱冲洗,观察冲洗液颜色,评估出入量的平衡,准确记录尿量。
(6)告知患者卧床时适当变换体位,保证冲洗液彻底冲洗膀胱壁。
(7)翻身及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引流管及尿袋的位置,避免导尿管受压、脱出及尿液反流入膀胱。
(8)鼓励患者,解除患者焦虑心情,让患者多听音乐,看电视分散尿管插入引起的不适感。
6.支持治疗
告知家属,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出血量大,丢失大量血小板,遵医嘱给予输注血小板及在膀胱冲洗液生理盐水中加入止血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评估患者膀胱刺激症状。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