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先天性脑积水 > 预防

先天性脑积水

1.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生与胎儿期某种维生素缺少或过多有关,此外还与双亲的遗传因素有关,因此,适当正确的饮食调节,非近亲结婚,可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2.加强产前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预防脑积水儿的出生。
3.宣传优生知识,减少胎次。
4.提倡适当年龄生育。
5.加强优生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质。
6.安全生产,谨防窒息,产伤。

食疗方一: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食疗方二: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食疗方三: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 10g,三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 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醋15g (冲服)。水煎服,每天1剂。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一、术前
1﹒观察患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监测患儿体温,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完善术前检查,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2﹒皮肤准备
术前1日剃净患儿的全部头发,避免损伤头皮;术晨再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清洁腹部皮肤。
3﹒安全护理
加强看护,因患儿头颅大,拥抱或移动孩子时要用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头部,避免对头颅有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减少搬动,避免引起呕吐。
二、术后
1﹒体位
麻醉未清醒期间,平卧位,头侧向一边;清醒后床头抬高20°~30°,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反应。禁止突然坐起、站立。
2﹒病情观察
(1)监测意识、瞳孔:意识、瞳孔应作为重点监测内容。对手术麻醉清醒后又出现意识障碍者和(或)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警惕并发硬膜外血肿;观察颅内压增高症状有无缓解或加重,观察前囟张力,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抽搐、持续哭闹等现象。观察头围的大小。
(2)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24小时内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生命体征平稳后又出现“一高两慢”即血压增高,呼吸减慢,脉搏减慢,应警惕术后颅内压增高。同时注意体温变化。
(3)腹部体征的观察:脑脊液引流入腹腔可能刺激肠管,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般3~5天逐渐减轻,1周后消失。
3﹒饮食
麻醉未清醒期间禁食,醒后4~6小时可给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再给予营养丰富、含高热量及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食欲较差者给予少量多餐,有呕吐者可按医嘱静脉补充。
4﹒脑室分流装置的护理
(1)脑室分流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脑室管、单向瓣膜、远端管,并配有抗虹吸、储液室和自动开闭瓣等附加装置。
(2)术后早晚各一次(2次/天)按压阀门,8~15下/次,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必须注意每次按压次数不可太多。若按下分流管泵装置后能弹起,前囟张力不高,则表明引流通畅;若按下时感觉阻力增加,难以按下或按下后不易恢复则提示引流管堵塞。
(3)分流管堵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因脑室端的脑组织、血凝块,腹腔端大网膜包绕、炎症异物等所致。若有阻塞时,脑脊液引流不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症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认真听取患儿的主诉如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观察有无加重。如发现分流管阻塞可能应及时处理。
(4)预防感染:由于分流导管埋入皮下途径长,局部感染机会较多,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的变化,有无上升趋势,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每日定时通风,并注意保暖。指导家长不要让患儿抓头部及腹部的伤口。
三、健康教育
1﹒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儿和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使家长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2﹒在术前准备阶段,认真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术前准备的内容,如剃全头、皮试、禁食、禁水的时间、术前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讲解手术的方式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配合。
3﹒术后应指导家长坚持每日早晚按压分流阀,说明保持引流通畅的重要性及引流不通畅的表现。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