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预约挂号
|
妇幼保健
|
健康百科
|
心理咨询
|
戒烟控烟
|
投诉建议
登录
注册
躯体形式障碍
老年痴呆
雷特综合征
Chiari畸形
乳痛症
肠漏综合征
席汉综合征
额颞叶痴呆
首页
|
疾病症状
|
在线问诊
|
健康生活
|
卫生政策
|
视频专题
快速查询
概述
病因
诊断
临床表现
症状
治疗方法
预防
高危人群
相关疾病
首页
>
疾病百科
>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3447
疾病首页
疾病介绍
专家咨询
医院医生
文章解读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又称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缺陷病,是婴儿饮食中开始含有果糖时出现的一种严重疾病,它是由于肝、肾、小肠中醛缩酶B活性缺乏所致。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水解生成磷酸丙糖和磷酸甘油醛。此酶活性缺乏导致患者吸收果糖后,体内果糖-1-磷酸迅速聚集,引起严重的毒
详细>>
别名: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发病部位:
全身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治愈率:
高危人群:
儿童
典型症状:
1﹒婴儿期即发病,进果糖或蔗糖后恶心,呕吐,腹痛,低血糖,甚至昏迷,抽搐,意识障碍。发病率0.3~0.4/10万。 2﹒可有肝大,脾大,黄疸,腹水等。 3﹒可有低血磷,高尿酸血
[详细]
相关疾病:
1﹒低血糖 在急性症状出现时,患儿表现为低血糖,常在喂养30分钟内即发生呕吐、腹痛、出冷汗直至昏迷和惊厥等低血糖症状;同时血清果糖、乳酸、丙酮酸和尿酸增高。还可见患儿血清胰岛素降低,而
[详细]
是否属于医保:
挂号的科室:
小儿消化
治疗周期:
治疗费用:
治疗方法:
患者饮食中要完全去除蔗糖、果糖、和山梨糖醇。由于这些糖类经常作为添加剂,甚至大部分药物也存在,可能很难做到完全去除。开始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好转,出现追赶生长。智力发育一般不受影响。进入成年期
[详细]
发病原因:
[详细]
临床表现:
[详细]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
热门咨询
医生访谈
更多>
精彩推荐
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