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 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血清铜蓝蛋白(CP)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蓄积于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肾损害及角膜色素环等。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强直、构音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肝脾大、肝硬化等肝 详细>>
  • 别名:Wilson病;威尔逊变性;颤症
  • 发病部位:肝;颅脑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愈率:
  • 高危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 虽在婴儿期肝脏就已有铜的蓄积,但6岁前罕有肝病症状发生,而50%在15岁前发病,偶有60岁才发病者,初起症状42%为肝病表现,34%为神经系统,10%为精神症状,12%为继发于肝病的内分泌或血液系症状 [详细]
  • 相关疾病: 1.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与褥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免疫功能部分低下,部分患者有假性延髓麻痹的症状如吞咽困难、饮水返呛等,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容易患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与褥疮。
    2.骨折:有锥体外系症状 [详细]
  • 是否属于医保:
  • 挂号的科室:神经内科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治疗方法:1.低铜饮食:每日铜摄入量低于1.5mg。避免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坚果类、贝壳类、动物肝和血、软体动物、螺、虾、蟹、蕈类、巧克力、可可等。勿用铜制餐具。食物以高蛋白、高氨基酸、高糖、低脂类为宜。
    2.[详细]
  • 发病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绝大多数限于同胞一代发病或隔代遗传,罕见连续两代发病,人群中杂和频率为1/200~1/100,阳性家族史达25%~50%。致病基因A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 [详细]
  • 临床表现: 1.血清铜生化
    血清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吸光度显著降低。血清铜降低。
    2.尿铜
    大多数患者24小时尿铜含量增加。
    3.肝组织活检
    铜含量在250μ/g干重以上(正常50μ/g干重以下)。
    4.离体培养成[详细]

肝豆状核变性

热门咨询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