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太田痣

太田痣

太田痣

太田痣,又名眼-上颗褐青色痣,因本病于1939年由日本医生太田( Ota)加以系统描述故名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真皮中黑素细胞增生,所以该病属于真皮色素增生性皮肤病的范畴。伊藤痣又称肩峰三角肌蓝褐痣,伊藤1954年描述类似太田痣的色素斑,分布于由后锁骨上神经及臂外侧神经支配的肩与上臂。 详细>>
  • 别名:眼上腭部褐青色痣
  • 发病部位:皮肤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治愈率:
  • 高危人群:所有人群
  • 典型症状: 1.出生即有或儿童期发病。
    2.皮损 ①不规则形褐青色斑,缓慢增大;②常为斑状,有时为结节;③多发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眼睑、颧部和颞部,偶发于颜面两侧。
    3.约2/3 患者的皮损同侧巩膜蓝染。
    [详细]
  • 相关疾病: 1.每因劳累、妊娠、月经或睡眠不足时加重;少数病例可合并同侧青光眼、白内障、恶性黑色素瘤、传导性耳聋。
    2.太田痣可合并持久性蒙古斑;
    3.可并发伊藤痣、蓝痣和血管瘤;
    4.前房角因色素增生受阻而导致 [详细]
  • 是否属于医保:
  • 挂号的科室:皮肤科
  • 治疗周期:
  • 治疗费用:
  •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1.外用药,如五妙水仙膏等对轻型病例有效。
    2.外科皮肤磨削术。
    3.染料脉冲激光治疗。
    [详细]
  • 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生与隐性和显性遗传因素有关。是人体在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从神经脊向表皮转移过程中,停留在真皮,以致真皮网状层中黑素细胞产生黑素色素而形成的。
    [详细]
  • 临床表现: 1.一般无需辅助检查,根据色素的颜色、分布及累及眼等特点,即可作出诊断。
    2.组织病理:
    (1)似蒙古斑,黑素细胞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但其分布比蒙古斑表浅。
    (2)有隆起和浸润的色素斑,其黑素细胞[详细]

太田痣

热门咨询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