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黑热病 > 疾病介绍

黑热病

黑热病简介

黑热病也叫内脏利什曼病,现已在大部分地区绝迹,仅在个别荒漠及山丘地区有少数散发病例。其病原体为杜氏利什曼原虫,由白蛉传播,常在被白蛉叮咬后或输血感染后发病。由于白蛉叮咬而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潜伏期一般为3~5个月。由于杜氏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破裂,再进入其他巨噬细胞,致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使富含巨噬细胞的肝、脾、骨髓、淋巴结受累而肿大。由于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增生,导致血浆球蛋白增加,但无保护作用。早期症状有发热、畏寒、出汗、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热型不规则、有时24小时内体温可有两次升高。起病半年后,患者日渐消瘦,并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贫血、肝脾大、皮肤变黑(故称为黑热病)。在病程中,病情常有波动,缓解和加重交替出现。由于久病体弱,常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内脏利什曼病
  • 发病部位: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 发病原因: 当受染白蛉叮咬人时,将前鞭毛体注入皮下组织,少部分被中性粒细胞坡坏,大部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并在其中繁殖、增生,随血流至全身,破坏巨噬细胞,又被其他单核-巨噬细胞所吞噬,如此反复,导致机体单
  • 相关症状: 以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进行性肝脾肿大,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
  • 相关疾病: 1.继发细菌性感染
    易并发肺部炎症、细菌性痢疾、齿龈溃烂、走马疳等。
    2.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表现为高热、极度衰竭、口咽部溃疡、坏死、局部淋巴结肿胀以及外周血象中粒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传染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
    患者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口服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对严重贫血和粒细胞减少者给予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若合并细菌感染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
    2.病原治疗
    (1)锑剂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