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小儿烧伤 > 疾病介绍

小儿烧伤

小儿烧伤简介

小儿是指12岁以下的儿童。根据小儿生长发育阶段分为五期:新生儿期(出生~28天),婴儿期(1个月~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7岁),学龄期(7~12岁)。小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好奇心强,器官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故易发生烧、烫伤。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的30%~35%左右,多见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特别是1~5岁小儿最易受伤,占整个小儿烧伤的60%~70%,其中以男性居多。烧伤原因多为热液烫伤,玩火引起火焰烧伤次之。损伤部位大多数在头面部和前躯干。
一、小儿生理特点
对于小儿烧伤的治疗,必须注意小儿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掌握和熟悉小儿生理和病理特点,对指导小儿烧伤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小儿细胞外液量较大,可占体重的25%~47%,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外液逐渐减少。总体血量少,2~3岁小儿为占体重的8%左右,少量出血便可引起休克。因此,小儿维持体液平衡的能力较成人差。
新生儿的肾脏浓缩和稀释能力较低,对水的负荷及利尿反应较差,当血液晶体渗透压增高时,小儿尿渗透压不能相应增高,输入过多含钠溶液容易发生高血钠、肺水肿和脑水肿。小儿正常尿量在1岁以内为8~20ml/h,1~4岁20~24ml/h,4~7岁24~28ml/h,7~12岁28~33ml/h。
小儿皮肤不显性失水量大,通过肺和皮肤的蒸发失水量比成人高。成人每天丢失约15ml/kg,婴儿每天失水量约30ml/kg,其中由肺部呼吸丢失水量占一半左右。出汗时皮肤蒸发量可增加4~5倍,呼吸增快和气管切开时失水量更多。再者小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需水量相对较多(表14‐1)。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且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出汗功能不健全,对周围冷热的反应非常敏感,体温容易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发生低体温或高热。因此,应根据周围环境的情况注意适度保暖或散热。
表14‐1 不同年龄正常小儿需水量(kg/d)
小儿呼吸功能较成人差,潮气量小,而代谢率和氧的需要量却接近成人。小儿烧伤后特别容易缺氧,且往往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每分通气量,以满足对氧的需求,因此小儿缺氧时呼吸频率可增加到60~80次/分。小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和短小(表14‐2),伴有吸入性损伤或头面部水肿时,容易发生喉头水肿引起气道梗阻。
表14‐2小儿气管长度(c m)
小儿由于生长发育需要,新陈代谢旺盛,表现在心率、呼吸比成人快,代谢率高,每公斤体重营养需求量相对也比成人高。一般而言,年龄越小,总能量的相对需要量越大。1岁以内婴儿每日热卡需要量是460kJ/kg,以后按每3岁减去42kJ/kg 计算,至15岁时大约达到成人需要量209~251kJ/kg(表14‐3)。
表14‐3 不同年龄小儿每日所需热卡和蛋白质总量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很容易扩散,皮质下中枢的兴奋性较高,很容易引起发热、呕吐和惊厥。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且炎症不易局限。对细菌易感性比成人高,烧伤后易发生创面以及全身性感染。
二、小儿用药特点
由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肾脏对药物排泄功能差以及缺乏多种酶,因而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如氨茶碱易引起小儿中枢兴奋,吗啡对小儿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粘菌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易损害肾脏功能。临床用药必须严格按照小儿剂量给予。不知小儿剂量时也可以参照下列公式一或公式二估算,或者按成人用药剂量的相应比值给予(表14‐4)。小儿体表面积(m 2)=(年龄+5)×0.07。
表14‐4小儿用药剂量与成人用药剂量的比值
公式一:
小儿用药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 2)/1.73(成人体表面积)(m 2)]×成人用药剂量
公式二:
小儿剂量=(年龄+5)×4,既成人剂量的%。
三、面积估算和病情分类
小儿身体的特点是头大、腿短。年龄越小,头面部体表面积越大,而双下肢越小。小儿烧伤面积的估计方法是根据小儿体表面积的特点而定。利用中国九分法计算各区域烧伤面积,头面部和双下肢分别加、减校正数,校正数为(12─年龄)。头面颈部烧伤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1%─(12─年龄),双上肢为9%×2,躯干为9%×3(包括会阴部1%),臀部为5%。此外还可以用手的掌测法。与成人相同,即将小儿的五指并拢为身体体表面积的1%。小儿皮肤特点嫩薄,皮肤附件少,易造成深度烧伤,且极易因感染加深烧伤创面深度。小儿烧伤后的严重程度分类和成人不同,具体见表14‐5。
表14‐5小儿烧伤的严重程度分类
伴有眼部烧伤、面颈部烧伤、手烧伤、会阴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均列为严重烧伤。由于小儿烧伤后休克发生率较高,一般烧伤面积大于10%TBSA 均有可能发生休克,并且发生创面局部以及全身感染的机会较成人高,因此烧伤小儿的住院标准与成人不同。凡烧伤面积>10%TBSA 或Ⅲ°面积>0.5%TBSA;或伴有面颈部、会阴部、手、足等特殊部位烧伤;或伴有吸入性损伤等并发症;或属于电烧伤、化学烧伤、烧伤合并中毒等特殊原因烧伤;或烧伤伴有高热者,应该住院治疗。

基础知识

  • 是否属于医保:
  • 别名:小儿烧伤
  • 发病部位:皮肤;全身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高发人群:儿童
  • 发病原因: 1.热力因素小儿烧伤多为热力烧伤,即高温物质接触皮肤造成的损伤,包括热液、火焰、热金属物等。婴幼儿期常因热水袋,洗澡盆内的热水或碰翻盛热液的容器而烧伤。2.理化因素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活动范围加
  • 相关症状: 1﹒个体差异大
    烧伤的轻重与温度的高低、烧伤的范围和深度、受伤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2﹒局部症状
    (1)烧伤深度的分类(三度四分法)
    Ⅰ度烧伤
  • 相关疾病: 小儿烧伤并发症
    一)高热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体温持续在39.5℃以上,须寻找发烧原因,进行紧急处理。
    1、原因:

诊疗知识

  • 就诊科室:烧伤科
  • 治疗费用:
  • 治愈率:
  • 治疗周期:
  • 治疗方法: 1.现场处理(1)缩短热力与皮肤接触时间,迅速扑灭火焰,抱起患儿脱离热源,脱掉已燃烧或被热液等浸湿的衣物。(2)在伤情允许的情况下,立即用冷水冲洗,用消毒单包裹创面,保持呼吸道通畅。(3)发生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