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胸内甲状腺肿 > 临床检查

胸内甲状腺肿

1.合并有甲亢时,可有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2.胸部X线(1)当胸骨后甲状腺肿较小时,纵隔阴影不增宽,可见上纵隔密度稍增高,常可压迫气管,可借气管的弧形压迹推测肿瘤的存在。肿瘤增大后
1.合并有甲亢时,可有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2.胸部X线(1)当胸骨后甲状腺肿较小时,纵隔阴影不增宽,可见上纵隔密度稍增高,常可压迫气管,可借气管的弧形压迹推测肿瘤的存在。肿瘤增大后,上纵隔阴影可向一或两侧增宽。如肿瘤发生在右叶,则纵隔阴影向右侧呈弧状突出,大者也可稍向左侧突出;如发生在左叶,当肿瘤小时阴影仅向左侧突出,大时阴影可同时向右侧突出。如肿瘤发生于两侧或峡部,纵隔阴影向两侧呈弧状突出。由于主动脉弓比较固定,对肿瘤压力的抵抗较大,所以纵隔阴影主要向右侧突出,同时肿大的甲状腺可压迫主动脉弓向左下方移位。(2)甲状腺肿体积较大时,可压迫气管使其向对侧和后方移位;位于气管后方者,压迫气管向前方和对侧移位;气管两侧受压时呈剑鞘状变形。气管的弯度较大,往往一直延伸到颈部,止于喉头处,这种现象是甲状腺肿的有力证据。(3)胸骨后甲状腺肿的阴影与颈部软组织相连接,在透视或X线片上,可见上纵隔的肿瘤阴影向颈部延伸,根据此点,可与其他纵隔肿瘤相鉴别。由于肿块常与气管紧密相连,在吞咽动作时有向上运动的现象,若无这种运动也不能完全排除本症的可能性。(4)食管可被压向左或右侧移位,肿瘤偶尔也可嵌入食管和气管之间,使两者间距增宽,若食管黏膜有破坏现象,提示为恶性肿瘤。(5)良性甲状腺肿瘤边缘可稍呈分叶状,恶性肿瘤呈波浪状。肿瘤阴影密度均匀,有时可有钙化,呈块状或点状,在边缘的可呈弧状,但不能以有无钙化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恶性肿瘤可向肺部或骨骼转移。(6)纵隔充气造影能使甲状腺肿瘤显示清晰,应用横断体层摄影检查可见肿块位于主动脉的前上方。3.CT检查典型的表现如下:①与颈部甲状腺相连,位于气管前间隙内,也可伸入到气管与食管后方;②边界清晰;③伴有点状、环状钙化;④肿物多为实质性阴影,密度不均匀,伴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区;⑤伴有气管移位、被压、食管受压等;⑥CT值高于周围肌肉组织。常为50~70HU,有时可达110~300HU,囊性区CT值15~35HU。4.B超、MRI和DSAB超可明确肿块是囊性或实性。MRI可了解肿块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排除血管瘤的可能。DSA了解肿块血供来源及肿块本身的血液循环情况。5.放射性核素131I检查可确定肿块是否为甲状腺组织,也可确定其大小、位置或有无继发甲亢的热结节。

1﹒主要为肿瘤的压迫症状和肿瘤特有症状。压迫症状包括压迫气管出现胸闷、憋气、喘鸣、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胸背疼痛或胸骨后疼痛;压迫食管可有吞咽不畅;压迫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引起颈静脉怒张、颜面肿胀等表现。
2﹒如果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出现心悸、出汗、兴奋、易激动等。
3﹒X 线平片可见前上纵隔椭圆形肿块影,可有分叶,肿物内可有斑点状钙化,位于锁骨上下,多向一侧突出。有的上缘与颈部软组织块影相连。气管受肿瘤压迫向后方和对侧弧形移位,此是重要影像特点之一。
4﹒胸部CT 可见胸骨后、气管前间隙内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与颈部甲状腺相延续,极少数可位于气管后方。气管受压管腔变窄、移位。CT 值为50~70Hu,内可有低密度区及斑点状钙化。异位甲状腺则与颈部甲状腺不连续。
5﹒核素显像(131I、99TM)可用来鉴别肿物是否为甲状腺组织。磁共振(MRI)可帮助了解肿物与大血管的关系。

1.好发部位
前纵隔上部,常位于一侧。
2.形态与密度
多数肿块呈软组织密度(MRI表现为不均匀的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内常可见低密度囊变(图4-2-27)、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胸骨后甲状腺组织可明显强化,CT值可达100Hu以上(图4-2-27)。
3.其他征象
胸骨后甲状腺组织向上与颈部甲状腺相连,气管受压向对侧和后方移位。
图4-2-27 胸骨后甲状腺肿
A.横轴位平扫CT肺窗;B.横轴位平扫CT纵隔窗;C. 冠状位平扫MPR,示中后纵隔肿块,边缘清晰光滑,呈不均匀软组密度,内可见钙化及低密度囊变;D.横轴位增强CT;E.冠状位增强MPR;F.矢状位增强MPR,示肿块明显强化,肿块向与颈部甲状腺相连,气管及邻近大血管受压移位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