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临床检查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1.血常规(1)贫血  IMF患者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半数患者诊断时有轻度或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病程到晚期贫血会明显加重。外周血细胞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有畸形,可见泪滴状、椭圆形、
1.血常规(1)贫血  IMF患者贫血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半数患者诊断时有轻度或中度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病程到晚期贫血会明显加重。外周血细胞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有畸形,可见泪滴状、椭圆形、靶型、多嗜性红细胞及幼稚红细胞。(2)白细胞数目及形态异常  白细胞数目可高可低,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数偏高。外周血细胞涂片中可见到各阶段的幼稚粒细胞,部分患者有嗜酸和(或)嗜碱粒细胞增多。(3)血小板数目及形态异常  病程早期多数患者血小板数目增多,甚至可高达1000×109/L以上,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患者的血小板会减少。外周血细胞涂片中血小板大而畸形。2.骨髓涂片1/3以上患者骨髓穿刺时出现“干抽”,是IMF骨髓检查的最典型特征之一。3. 骨髓活检骨髓活检是确诊IMF必需的检查。在骨髓活检切片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纤维组织多数比较广泛、弥漫性,通过特殊染色可以清楚显示出大量网状纤维组织。4.JAK2基因突变检测约半数的IMF患者存在JAK2V617F基因突变。5.染色体检查IMF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包括:13q-、20q-、1q+、9p+、8+、12p-等。6、骨髓MRI显像由于MRI信号主要来自骨髓内的脂肪和水,因此可以显示出出脂肪骨髓向细胞和(或)纤维骨髓的转化,对判断骨髓纤维化有一定辅助作用。7、血生化检查IMF患者可以有多种非特异性的血液生化异常,包括血清碱性磷酸酶、尿酸、乳酸脱氢酶和维生素B12水平升高。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一)国内诊断标准
中年以上的患者,具有:①脾明显肿大;②贫血,外周血可见幼稚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及泪滴样红细胞;③骨髓穿刺多次“干抽”或呈“增生低下”;④脾、肝、淋巴结病理检查示有造血灶;⑤骨髓活检病理切片显示胶原纤维或(和)网状纤维明显增生占1/3以上。其中必须具有第⑤项再加其他4项中任何2项并能除外继发性MF即可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MF
有明显病因,多见于恶性肿瘤、感染(主要为结核)和暴露于某些毒物和电离辐射后。骨髓转移瘤所致者,一般病程短,脾略大,骨髓中可找到瘤细胞,部分可找到原发病灶,纤维化也较局限。
2﹒与CML、PV等其他各类骨髓增生性疾病鉴别
见表6‐12‐3。

(一)平片
骨髓纤维化骨骼改变为弥漫性,遍及全身,多在红骨髓分布区。病变起初,髓内新骨形成,使原有骨松质骨小梁模糊不清呈斑片状磨玻璃样,随后骨质进一步硬化而使骨小梁坚实粗厚而致密变清,并衬出增生的骨纤维组织呈小斑点的透光区,分布于增粗的骨小梁之间,从而密度不均。病程后期,骨质硬化均匀地增白,在同一骨内同时有骨硬化和骨纤维化,表现为硬化增白的骨质内有多数芝麻粒大小的透明区。在骨盆,病变常呈对称性,骨纹理粗大,密度普遍增高,尤其髋臼及骶髂关节明显(图12‐3),其间可散布有小斑点状透亮区,骨盆外形无变化。在股骨近端,病变也呈对称性,干骺端粗大增白骨小梁内掺有斑点状透明区,骨皮质向内面增厚,骨髓腔不规则狭窄,增厚的骨皮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股骨外形和轮廓均无变化。
图12‐3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平片,示骨盆各构成骨密度均匀增高呈磨玻璃样,骨小梁模糊不清,病变较广泛且呈对称分布
(二)CT
所见与平片基本一致,早期病骨呈磨玻璃样,骨小梁模糊不清,随病变进展,骨小梁增粗、致密硬化,骨密度增高,常呈对称分布,其内间杂“米粒状”、“瓜子状”低密度区。
(三)MRI
病骨在T 1 WI 和T 2 WI 上均表现为弥漫性低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低信号区可呈斑点状、片状甚至融合成弥漫均匀低信号,其内间杂大小不一的T 2 WI 高信号,代表残留的造血组织。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