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首页 > 疾病百科 > 共同性斜视 > 文章解读

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简介

1.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
(1)先天性(婴儿型)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无明显屈光异常。交替性斜视者无弱视,单眼性斜视常合并弱视。斜视度数较大。AC/A比率正常。有时合并下斜肌亢进、垂直分离性斜视(DVD)和眼球震颤等。
(2)调节性内斜视:有两种机制单独或共同参与本病:①中高度远视需要较多的调节,以便得到清晰的物像,而导致内斜;②高AC/A比率使一定量的调节引起更多的集合而形成内斜。调节性内斜视可分为三种:
1)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发病平均年龄为2.5岁。有中度或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睫状肌麻痹后或戴镜可以矫正眼位。单眼内斜视可合并弱视,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发病年龄和屈光特点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相同。睫状肌麻痹后或戴镜后斜视度数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矫正。单眼斜视也可以合并弱视。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
3)高AC/A比率调节性内斜视:内斜斜视度看近时大于看远时(≥15△)。看远时可以为正位。可以有远视性屈光不正。10岁后有自愈趋势。
(3)非调节性内斜视
1)基本型内斜视:斜视常在生后6个月后出现。没有明显调节因素。单眼斜视可合并弱视。无明显远视性屈光不正,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相同。部分患儿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损伤、畸形、肿瘤等。
2)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病因不清,可能与融合机制突然破坏,引起眼外肌的不平衡有关。发病急,突然出现复视和内斜视,眼球运动无受限。多发生在5岁以后,因双眼视功能已健全所以才有复视。多属良性,一般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个别病例可因小脑肿瘤所致,必要时请神经科会诊。
3)周期性内斜视:3~4岁时发病。内斜视呈周期性出现,一般为隔日斜视。在不出现之日可能仅有轻度斜视或隐斜。日久可以形成恒定性斜视。周期性内斜视患者中偶见弱视,V型常见。在内斜视不存在时,患者可有正常的双眼视和较好的立体视。
4)感觉剥夺性内斜视:儿童期的各种眼病如白内障、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眼外伤等造成单眼视力丧失或明显下降后出现此类内斜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在这类内斜中常见。
2.共同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
婴幼儿期外斜视较内斜视少见,但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升高。患者可以由外隐斜进展为间歇性外斜视,再进展为恒定性外斜视。也可以发病即为间歇性外斜视或恒定性外斜视。
(1)间歇性外斜视病因不清。临床上根据视远、视近时斜视度的不同,将间歇性外斜视分为4种类型:①基本型:视远与视近的斜视度基本相等;②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时(≥15△);③集合不足型:视近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远时(≥15△);④假性分开过强型:视远时斜视度明显大于视近时,但遮盖单眼1小时或双眼戴+3D球镜后,视远、视近时的斜视度基本相等。
临床表现:发病较早,但发现较晚,一般到5岁左右才逐渐表现明显。在无视觉抑制的大龄儿童和成人中会有复视。当患者利用调节性集合来控制眼位时,会有视疲劳、阅读困难、视物模糊、头痛等,可有视物变小症。许多外斜视儿童有畏光,在强光下喜闭一眼。斜视出现频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增加。由于受融合控制所以斜视度变化较大,疾病、疲劳及融合遭到破坏时斜视易于暴露。控制正位时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眼位偏斜时,偏斜眼抑制。始终保持正常视网膜对应,没有或很少发生弱视。无明显屈光不正,而且眼位偏斜与屈光不正无特殊联系。
(2)恒定性外斜视①先天性外斜视: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大角度的外斜视;常合并神经系统异常和颅面畸形;立体视和双眼注视功能较差。②感觉性外斜视:由原发性感觉缺陷包括屈光参差以及白内障、无晶状体、视网膜病变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致的单眼视觉障碍所致的外斜视;受累眼呈恒定性的外斜视。③连续性外斜视:内斜视手术矫正眼位后继发的外斜视。

全部文章

医生访谈更多>

精彩推荐更多>

关注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资讯请扫我